[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自动煎药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9999.2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5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顺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顺玲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杆 壶体 全自动煎药壶 滤网 温度传感器 加热装置 次杆 定时器 控制器连接 壶体内壁 活动连接 煎药程序 内壁上部 控制器 隔热槽 可固定 内壁 平行 体内 | ||
一种新型全自动煎药壶。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进行先煎、后下的全自动煎药壶。包括壶体、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加热装置、定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位于壶体底部,还包括位于壶体内并与壶底平行的滤网以及位于壶体的内壁上部的隔热槽,所述滤网包括若干主杆、若干均匀交叉设在主杆上的次杆,位于主杆中间的交叉点固定在主杆上,所述主杆上的其余由两根次杆构成的交叉点活动连接在主杆上;所述滤网的中心线一侧的主杆的两端可固定在壶体的内壁上,另一侧的主杆的两端与壶体内壁接触但不固定。本发明使需先煎、后下的煎药程序实现了全自动,节省了人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煎药器,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煎药壶。
背景技术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传统剂型,疗效明显、吸收快、服用方便。随着社会科技发展,人们逐渐摒弃了传统煎锅,发明了自动煎药器,将药物放在煎药器中,加水后,打开开关,煎药器就可以工作,用大火煮开后,文火慢煮,时间到后就自动停止。
但是一些气味芳香、挥发性强的中药,其有效成份是其所含的易挥发的挥发油,这恰好是治病有效成份,所以应后下,以免失去药效。所以就形成了先煎、后下的特殊处理操作。目前的自动煎药器不能自动进行先煎、后下,还是需要人工关注,然后进行后下操作,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进行先煎、后下的全自动煎药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壶体、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加热装置、定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位于壶体底部,还包括位于壶体内并与壶底平行的滤网以及位于壶体的内壁上部的隔热槽,所述滤网包括若干主杆、若干均匀交叉设在主杆上的次杆,位于主杆中间的交叉点固定在主杆上,所述主杆上的其余由两根次杆构成的交叉点活动连接在主杆上;
所述滤网的中心线一侧的主杆的两端可固定在壶体的内壁上,另一侧的主杆的两端与壶体内壁接触但不固定;
还包括位于滤网下方并与主杆垂直的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的首端可固定在壶体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杆一的末端连接在杆体最靠近壶体内壁的不固定的主杆的中部,所述伸缩杆一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隔热槽的底部可打开并与壶体内壁适配。
所述隔热槽的底部和口部分别与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连接,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穿过壶体后通过立杆连接,所述立杆的一端与位于壶体外壁上的伸缩杆二连接,所述伸缩杆二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壶体的内壁上设有供所述滤网和所述伸缩杆一插入的凹槽一和凹槽二。
所述隔热槽由玻璃纤维、离心剥离纤维棉或气凝胶毡材料制成。
所述壶体与进液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壶体内壁上设槽底可打开的隔热槽,将需后下的药物放在其中,时间到后,控制器打开隔热槽,使后下的药物落下,与先煎的药物混煎;在壶中加滤网,方便汤剂倒出,滤网可拆卸,方便清洗,可打开,方便下后下的药物。本发明使需先煎、后下的煎药程序实现了全自动,节省了人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中间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壶体,2是滤网,21是主杆,22是次杆,3是隔热槽,31是下连接杆,32是上连接杆,33是立杆,34是伸缩杆二,4是伸缩杆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壶体1、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加热装置、定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位于壶体底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大火和文火两个档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顺玲,未经吴顺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9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煎药壶
- 下一篇:一种熬制药物的医疗器械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