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送煤粉发热量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8081.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邸生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邸生才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粉 风送 挥发 数据采集控制器 灰分测量装置 发热量 发热量测量 管道连接器 测量装置 分离装置 测量管 二相流 三向 数学模型计算 煤粉管道 热量要求 重要意义 热效率 输送机 减排 降耗 取出 测量 发电 分流 燃烧 | ||
1.一种风送煤粉发热量在线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向管道连接器(2),安装在风送煤粉管道(1)上,用于分流出风-粉二相流物质试样;
调节阀门、闸门(4),安装在三向管道连接器(2)或取样风送管道(5)上,用于调节分流出的风-粉二相流物质试样量或关闭管道停止取样;
风-粉分离装置(6),安装在取样风送管道(5)的末端,用于分离风-粉二相流物质,分离后的风通过回风管道(7)返回风送煤粉管道(1),分离后的煤粉送至测量管(8),进行测量;
取样风送管道(5),前端与三向管道连接器(2)相连,末端与风-粉分离装置(6)连接,用于输送分流出的风-粉物质;
测量管(8)上端连接风-粉分离装置(6),下端连接输送机(12),并在测量管(8)上安装相应的测量装置对煤粉发热量进行测量;
灰分测量装置(9),安装在测量管(8)上,用于测量煤粉灰分A测;
挥发分离线或在线测量装置(10),安装在测量管(8)上,用于测量煤粉挥发分V测;
取样器(13),安装在测量管(8)上,用于取出被测量后煤粉煤样;
输送机(12),其入料口与测量管(8)相连,出料口与四向管道连接器(14)相连,用于将被测煤粉返回风送煤粉管道(1);
四向管道连接器(14),用于连接风送煤粉管道(1)、回风管道(7)及输送机(12)输出料口管;
数据采集控制器(11),用于接收信号A测、V测并按数学模型:
Q粉=KQ×Q测…………(1)
Q测=C-K1×A测-K2×V测…………(2)
计算出煤粉发热量Q粉,
式中:Q粉-煤粉发热量;Q测-按公式(2)测量出的煤粉发热量;C、K1、K2-制成粉的燃煤种类的相关系数;KQ-煤粉标定系数;A测-煤粉灰分;V测-煤粉挥发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送煤粉发热量在线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开、关闸门(23),安装在测量管(8)上,“开”-煤粉下料,“关”-煤粉停止下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送煤粉发热量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粉分离装置是旋风式风-粉分离器或过滤式风-粉分离器或风-粉分离锁风器或锁风喂料机或气力输送卸料阀或锁风给料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送煤粉发热量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分测量装置(9)是辐射式灰分测量装置,或是微波式灰分测量装置,或是激光式灰分测量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送煤粉发热量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公式(2)中系数C、K1、K2是根据所制成煤粉的燃煤种类而确定的;公式(1)中标定系数KQ是对被测煤粉煤样进行静态测量得出的发热值,作为标准值即Q粉标1、Q粉标2……Q粉标n,与其公式(2)所测量的相应测量值Q测1、Q测2……Q测n相比较,即而得到KQ1、KQ2……KQn,对KQi与Q测i变化关系进行线性拟合,得到:
KQi=a+b×Q测i…………(3)
式中:a-拟合直线截距;b-拟合直线斜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风送煤粉发热量测量仪,其特征在于,锁风器是翻板式锁风器或是草帽式锁风器。
7.风送煤粉发热量测量仪的测量方法是:
步骤1,将风送煤粉发热量测量仪安装在风送煤粉管道上;
步骤2,建立煤粉发热量测量数学模型:
Q粉=KQ×Q测…………………………(1)
Q测=C-K1×A测-K2×V测…………(2)
步骤3,确定C、K1、K2系数;
步骤3.1根据只成分的燃煤种类,参照创新公式确定C、K1、K2;
或步骤3.2取N个煤粉煤样,静态发热量、灰分、挥发分测量仪离线测量出N个:Q粉1、Q粉2……Q粉N,N个A1、A2……AN,N个V1、V2……VN,建立N/2个二元方程式组合,如:
Q粉1=C-K1×A1-K2×V1…………(7)
Q粉2=C-K1×A2-K2×V2…………(8)
其中,Q粉1、Q粉2、C、A1、A2、V1、V2均为已知,解(7)(8)联立方程可求得此组合的K1、K2值,依此可求得N/2个组合的N/2个K1、K2值,以其N/2个K1、K2值的平均值确定为公式(2)中的K1、K2值,即
步骤4确定KQ
步骤4.1采集N个风-粉二相流煤样,通过风送煤粉发热量测量仪,测量仪测得N个Q测值,Q测1、Q测2……Q测N;
步骤4.2在测量的同时,取样器(13)取出N个煤粉煤样;
步骤4.3静态发热量测量仪,离线测得N个煤样的发热量值Q粉1、Q粉2……Q粉N;
步骤4.4以静态测量值做为标准值即Q粉标1、Q粉标2……Q粉标N对Q测1、Q测2……Q测N进行标定,即:得KQ1、KQ2……KQN;
步骤4.5将KQi和Q测i的变化关系进行线性拟合得:KQi=a+b×Q测i,其中
a-拟合直线截距;b-拟合直线斜率;
步骤5确定测量数学模型:
Q粉i=KQi×Q测i=[a+b×Q测i]×Q测i…………(1)
Q测i=C-K1×A测-K2×V测…………(2)
式中,i-瞬时值;
t测量时间测量值:
Δt-采集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邸生才,未经邸生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80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