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6875.0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6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化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D53/10;B01D4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324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接踵而来的,是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恶劣,尤其是我国的空气污染,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地区,也出现了重度的酸雨天气,因此,空气净化装置的出现也显得尤为重要。
空气净化装置是一种去除空气中灰尘以及有害气体的装置,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较为频繁。
但是,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支撑架一般采用钢性材质制成,容易对底板造成压痕,且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移动,容易对底板造成划痕,另外,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人们无法确保空气达标排放,给人们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主要是由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检测腔和缓冲腔构成;所述第一处理腔内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与固定板表面均匀分布有细孔,且滑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海绵层,所述第一处理腔内顶部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方式固定连接有电动升降装置,电动升降装置与滑动板连接,且第二处理腔内设置有烟尘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处理腔内底部均匀摊铺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第二处理腔内设置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二处理腔顶部设置有检测腔,检测腔内设置有烟气检测传感器,装置本体右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有吸风机,吸风机通过烟气检测传感器与装置本体外侧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转轴,且侧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方式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上套设有移动件,所述侧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底部连接有滚轮,移动件底部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与滑动板表面铰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机与装置本体外侧电源电性连接,第二旋转轴一端与侧板转动连接,且第二旋转轴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表面两侧均匀分布有螺纹,且螺纹的方向相反,移动件与第二旋转轴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进气口,且装置本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引风机,引风机与进气口连接,引风机与装置本体外侧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引风机顶部固定连接有布气管布气管表面均匀分布有喷气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细孔,细孔的内径小于滑动板上细孔的内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升降装置通过烟尘检测传感器与装置本体外侧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旋转轴末端与装置本体内壁转动连接,且装置本体左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与第一电机连接,且第一旋转轴与装置本体内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翻料铲,翻料铲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检测腔内连通,连通管另一端与布气管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腔顶部设置有缓冲腔,检测腔与缓冲腔之间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装置本体外侧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空气净化器通过布气管工作可以将气体均匀分布在装置内部,避免了装置在净气过程中出现局部负荷过大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空气的净化效率。
2、该装置使用时可以调节海绵层的孔隙度,有利于高效去除空气中的灰尘,确保气体达标排放。
3、该装置通过活性炭颗粒吸附气体中的有害气体,且活性炭长期使用以后可以通过翻料铲翻动,避免了活性炭底层吸附量饱和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4、该装置使用过程中通过烟尘检测传感器和烟气检测传感器避免了气体超标排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5、该装置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二旋转轴和滑动板以及连接杆配合使用,便于带动装置移动,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对底板造成压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装置中翻料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装置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化,未经张大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6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