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线摆放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0511.3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集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线 摆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线工具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线摆放器。
背景技术
排线,也叫软性电路板(FPC)。它按照所属行业规范规定排线规则、线序、线色、线号等,用于活动部件及活动区域内的数据传输,如电脑内部主板连接硬盘、光驱的数据线,手机主板连接显示屏的数据线,还有连接设备之间的数据线都统称排线,就是因其特殊的外型和材质,致使其容易受到外来损坏,从而导致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不良,且不利于后期的检测维修,如何才能将排线摆放好,便于与元器件之间连接,亟待解决,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一种排线摆放器,用来便于多次使用,且能够保护排线不被外力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线摆放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线摆放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腔固定安装有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连通有主通气管,所述基座顶端面垂直焊接有立杆,所述立杆顶端右侧侧壁水平焊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尖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转动套接有万向套筒,所述万向套筒固定连接有加长杆,所述主通气管分别连通有第一副通气管、第二副通气管和第三副通气管,所述加长杆的左右侧壁和尖端分别通过连接耳板转动连接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和第三操作杆,所述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和第三操作杆内腔均开有通气槽,所述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和第三操作杆底部侧壁均滑动插接有泄压按钮,所述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和第三操作杆的底端连接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主通气管通过卡扣固定卡在立杆和加长杆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副通气管、第二副通气管和第三副通气管分别与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和第三操作杆内腔的通气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泄压按钮呈T型,所述泄压按钮的左端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面与通气槽内腔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盘的中心与通气槽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一种排线摆放器,可通过手动摆动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和第三操作杆,实现以不同的角度来对排线进行吸附,因为排线质量较轻,所以通过轴流风机提供吸力,即可利用吸盘对排线进行吸附,万向套筒与转动球转动连接,加长杆可以任意角度转动,所以可将排线移动到连接的位置,避免因徒手拿取破坏排线的线路,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三操作杆侧视图。
图中:1基座、2轴流风机、3立杆、4横梁、5转动球、6万向套筒、7加长杆、8连接耳板、9第三操作杆、10泄压按钮、11第三副通气管、12第二副通气管、13第二操作杆、14吸盘、15第一操作杆、16第一副通气管、17卡扣、18主通气管、19通气槽、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集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集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0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碳微涡絮凝澄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去离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