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描绘基骨弓线和牙弓曲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7090.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5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20 | 分类号: | A61C7/20;A61C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描绘 基骨弓线 曲线 方法 | ||
一种精确描绘基骨弓线和牙弓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口腔模型测绘装置;2)在口腔模型上作标记点;3)固定口腔模型;4)模型定位;5)在画板框里放置画板;6)将模型上所有标记点转移到画板上;7)取出画板,将各标记点连成弓形线。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精确描绘出牙弓、基骨弓等弓形曲线,也用于口腔模型其他数据的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模型测绘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描绘基骨弓线和牙弓曲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牙齿错颌畸形临床正畸治疗的目的是平衡、稳定、美观。正畸治疗后得到一个稳定的,个性化的牙弓形态对患者正畸治疗长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而牙弓形态与基骨弓形态密切相关,正畸临床上,当我们设计和制定正畸患者的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并据其患者自身的基骨形态弯制个性化弓丝,基骨形态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基骨弓形态与牙弓形态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认识到正畸治疗中对牙弓形态的改变非常有限度,如因弓形弯制过大导致的牙列过量扩弓不仅不利于治疗的稳定, 且会导致牙根周骨开裂等严重不良后果。弓丝决定患者牙齿在颌骨中的位置,即决定牙弓形态,较大误差的弓丝会引起牙列的弓形与患者颌骨基骨弓不匹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正畸治疗中任何牙的移动应以WALA嵴连线即基骨弓形为界限, 超出限制的正畸动作不仅影响治疗结果的稳定性,且会引起牙周骨开裂,骨开窗、牙龈退缩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甚有研究表明前牙区牙齿唇颊面齿槽骨的厚度非常菲薄,在牙槽脊顶下方2mm处,平均厚度只有0.57±0.37mm,后牙区牙齿唇颊面齿槽骨的厚度平均在1.2mm左右,正因为如此菲薄的牙槽骨厚度,所以不适合的弓形,非常容易引起骨开裂等问题。而一个根据基骨弓形态弯制的个性化弓丝就位到牙列后必定会得到一个与基骨弓相配的牙弓形态,可避免了牙齿被矫正到基骨弓形线外的风险,即避免了矫正治疗中因牙列弓形弯制不合理导致牙周骨开裂,骨开窗、牙龈退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临床根据基骨形态弯制个性化弓丝有重要意义。
而临床研究表明WALA嵴可作为基骨可靠的解剖标志,基骨弓形即为WALA脊连线连接而形成的弓形,所谓WALA脊即附着龈与牙槽黏膜交界软组 织带上最凸点。 临床常以WALA脊连线连接而形成的弓形即基骨弓形做为制作个性化的牙弓形态的参考,具体弓丝弯制参考要求是牙弓形态在第二磨牙区应在基骨弓线内2.2mm,第一磨牙区牙应在基骨弓线内2.0mm,第二双尖牙区应在基骨弓线内1.3mm,第一双尖牙区应在基骨弓线内0.8mm,前牙区与基骨弓形相吻合,但由于基骨弓形是由分布在模型上的不连续的(WALA脊)解剖凸点构成,解剖凸点从水平向观察在模型上有些偏上,有些偏下,并不在同一平面,解剖凸点从咬合面观察,有些偏内,有些偏外,所以基骨弓形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一条弓形线,临床医生若根据这条假想的基骨弓形态去弯制作与患者口腔牙弓形态相匹配的个性化弓丝,临床操作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弯制的弓丝必然存在较大的误差。目前临床临床上医生使用弓丝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成品弓丝,出厂前弓丝弓型已定形,弓型分卵圆型、尖圆型、椭圆型,医生肉眼观察患者口腔情况,选择一个相近的弓型,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所选弓型不具备个性化;方法二:医生肉眼观察患者口腔模型或口内情况,手工弯制一条弓丝;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弓丝都是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观察这条假想的基骨弓形线,非常粗略的制作弓丝或选择预成型的弓丝,根本无法按照理论上要求的什么牙位的牙齿在基骨弓内几毫米的精确要求去弯制个性化的弓丝。而使用这种粗略的选择或制作弓丝的方法常常使得牙弓中一些牙齿偏离到颌骨外引起牙根周骨开裂,牙龈附着散失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多功能口腔模型测绘装置来实现精确描绘出牙弓、基骨弓等弓形曲线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确描绘基骨弓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口腔模型测绘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7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术器械预处理器
- 下一篇:一种纯钛义齿支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