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触电的电力电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9314.3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詹贺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6 | 分类号: | H02G15/06;H02J7/35;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电 电力电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触电的电力电缆装置,包括外壳以及与电器设备连接的输电端头,所述外壳的前后端面的左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中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外壳顶端设置有凸块部,所述外壳中设置有左右拓展的第一滑运槽,所述外壳中在所述第一滑运槽左端设置有齿仓,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向上拓展到所述凸块部中的涡轮槽,所述凸块部中设置有左右通联且与所述涡轮槽联通的穿槽,本发明的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供电安全可靠,运行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减少了在插拔输电端头时造成的触电事故,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且可避免由于人员误踢到而造成电器设备通电的突然断开,有效增加了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节能环保,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触电的电力电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供电过程中,传统的用电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将用电设备的输电端头顶入到供电设备中进行通电,在输电端头顶入到供电设备中进行接电时,由于传统的供电设备的输电口是一直处于通电状态的,当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时,在插拔输电端头时容易出现工作人员的触电事故发生,另外,在用电设备使用时,用电设备的电缆通常散落在供电设备周围,当有人员不小心误踢误碰到电缆时,就会造成输电端头从供电设备中脱离出来的现象发生,这样不仅会造成电缆的损坏,还会造成供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减短,另外还有一些供电设备的结构非常复杂,比如一些直接带有输电端头的能够自动收线的供电设备,这些供电设备在工作时需要额外通过电源通电后才能进行控制操作,这样就会造成电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触电的电力电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防触电的电力电缆装置,包括外壳以及与电器设备连接的输电端头,所述外壳的前后端面的左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中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外壳顶端设置有凸块部,所述外壳中设置有左右拓展的第一滑运槽,所述外壳中在所述第一滑运槽左端设置有齿仓,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向上拓展到所述凸块部中的涡轮槽,所述凸块部中设置有左右通联且与所述涡轮槽联通的穿槽,所述穿槽中可左右平滑地设置有挡件,所述挡件底端面设置有第一齿边条,所述外壳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运槽相对的插紧槽,所述插紧槽的底端部中设置有锁合装置,所述插紧槽的左端部中设置有第一输电口,所述第一滑运槽中设置有可左右平滑的第一滑运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滑运块中的螺旋孔螺旋配合连接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右端与所述第一滑运槽的右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螺旋杆左端向左穿过所述外壳并与所述齿仓的左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运槽右端部上设置有第二输电口,所述第一滑运槽右端底部设置有第三输电口,所述第三输电口左端为第一斜角面,所述第三输电口底端设置有输电端片,所述第一滑运块底部设置有输电元件,所述第一滑运块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输电口相对的第一输电柄,所述第一输电柄右端设有导引部,所述齿仓中设置有第一连合元件,所述涡轮槽中设置有第二连合元件,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置有光板输电装置,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空开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合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齿仓的上部且左端与所述齿仓左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右端穿过所述外壳顶入到所述涡轮槽中并与设置在所述涡轮槽右端部中的电机连接的蜗杆,所述齿仓中的所述蜗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牙轮,所述齿仓中的所述螺旋杆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轮配合的第二齿牙轮,所述第二连合元件包括与所述蜗杆配合连接的涡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边条配合连接的第三齿牙轮,所述第三齿牙轮和所述蜗杆通过转棒与所述涡轮槽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可转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牙轮与所述第二齿牙轮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三齿牙轮的直径大于所述涡轮的直径且所述涡轮位于所述第三齿牙轮的前端,所述第三齿牙轮和所述涡轮均与所述转棒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螺旋杆的直径相同,所述蜗杆的长度大于所述螺旋杆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