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米兰科维奇旋回定年的剥蚀量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4864.6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昌;金之钧;张智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5/04 | 分类号: | G01V5/04;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王浩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米兰 科维奇 旋回 剥蚀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米兰科维奇旋回定年的剥蚀量恢复方法,涉及地质学盆地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局限性较大、主观因素较多而使误差较大以及操作复杂、不容易实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确定测量区域内标志层的步骤;识别测量区域的米兰科维奇周期的步骤;获得顶界年龄和底界年龄的步骤;获得不整合下伏残余地层平均沉积速率的步骤;获得被剥蚀地层曾经拥有的时间的步骤;以及获得不整合剥蚀量的步骤。通过采用上述方法,能够获得误差小、可信度高的不整合剥蚀量,且测量的成本低、适用的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学盆地分析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米兰科维奇旋回定年的剥蚀量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地层剥蚀是沉积盆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剥蚀量不大,则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影响可以不必考虑;但如果有过较大的剥蚀,则会对盆地中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等产生影响,这时就要恢复剥蚀量。恢复地层剥蚀厚度对古构造演化史分析以及油气生成、运聚和保存史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采用的剥蚀量恢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地层对比法,该方法是将研究区内被剥蚀层段与邻区未被剥蚀层段进行对比,求得被剥蚀岩层的厚度,这时可以考虑厚度递减的原则或采用其它外推法进行校正。由于该方法依据角度不整合计算地层剥蚀量,因此,该方法只能反映这个地区的最小剥蚀量,而对于平行不整合的区域该方法无能为力,因此该方法存在局限性。
第二种方法是沉积速率分析法,该方法需要两个参数,一是地层剥蚀的时限,二是地层剥蚀速率,这两个参数相乘及可以得到地层剥蚀量。该方法将地层剥蚀的时限设置为整个沉积间断时限的一半,而剥蚀速率则用沉积速率来代替。但是这种方法的人为因素较大,计算出来的剥蚀量并不可靠。
图1-a为某区域第一时间段内地层A、B和C之间整合且未变形的状态示意图;图1-b为某区域第二时间段内地层A、B和C之间整合但褶皱隆起的变形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某区域第三时间段内地层A、B和C褶皱变形后被快速侵蚀夷平的状态示意图;图1-c为某区域第四时间段在夷平面之上新沉积的地层A、B和C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a至1-d所示,随着时间由第一时间段更新到第四时间段,图1-d显示了某区域内风化壳不发育型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其中,1为地层A,2为地层B,3为地层C,4为地层D,5为钻井A,6为钻井B。
如图1-a至1-d所示,图中显示了4套地层,其中地层A、地层B和地层C为构造运动发生之前沉积的层系,地层D为构造运动发生之后沉积的层系。
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为时间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更新,地层A、地层B和地层C均遭受了剥蚀;很显然,在应用沉积速度法恢复钻井A处地层A的剥蚀量时,将剥蚀时间定为第四时间段中地层A的顶面年龄与地层D的底面年龄之差的一半是不合理的,同样的道理,在应用沉积速度法恢复钻井B处地层B剥蚀量时,将剥蚀时间定为第四阶段中地层B的顶面年龄与地层C的底面年龄之差的一半的是不合理的,因此根据该参数获得的剥蚀量误差较大。
第三种方法是测井曲线法,由于在正常压实情况下,页岩压实与上覆的负荷或埋深有关,孔隙度是页岩压实程度的度量,而声波测井资料直接反映了页岩压实程度的大小。如果泥岩埋藏压实后又被抬升,则正常压实趋势会被破坏,不整合面上下声波会出现跳跃,该方法是根据这一异常压实现象可以推算剥蚀量。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声波时差并不存在跳跃异常现象,原因在于上覆地层的厚度如果远远大于剥蚀的厚度,尤其是盆地早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剥蚀量,因此这种方法也存在局限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固定式防水放射性安检门
- 下一篇:一种远红外人体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