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落石柔性分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4125.2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蜀通顺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1F7/04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51219 | 代理人: | 王辉,曾祥坤 |
地址: | 618308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防护工程领域,具体来讲,是涉及一种落石柔性分导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铁路边坡柔性防护领域主要包括主动网、被动网、帘式网、棚洞等。根据各自防护原理分别对各自适用的边坡类型都能很好的发挥落石防护的作用。但在诸如铁路隧道洞口上方边坡的防护中上述防护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对于铁路隧道洞口上方的边坡落石防护,目前大多数新建线和既有线都通过设置边坡主、被动防护网以及明洞、棚洞等结构来防治落石,但因为工程量大、造价高等,也存在一定局限。
1、主动网:短期内可以有效稳固落石,但随着边坡岩石的不断风化,主动网会出现两个弊端:金属网片会出现“鼓肚子”现象,清理工作量大,长年累月可能会引发防护网垮塌;防护网纵横向支撑绳对岩石施加的预应力丧失而导致主动网失效。
2、被动网:由于被动网在拦截落石的过程中网片会发生较大变形,被动网设得太低,较大的缓冲距离势必伤及铁路上的电气化设备及列车;被动网设得太高,又无法防护被动网下部坡面的落石;同时,无论是主动网还是被动网,被拦截的落石都很难清理,过多的累积又会形成安全隐患。
3、帘式网:帘式网底部要求有足够的落石收集区域,而隧道洞口顶部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4、明洞、棚洞:明洞对基础要求很高,而很多工程由于地形复杂,无法满足这一条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明、棚洞的抗冲击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类似于隧道洞口边坡防护技术不足的情况,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落石柔性分导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石柔性分导系统,包括由拦截网5形成的柔性的纵向落石引导坡面和柔性的横向落石分流坡面。
优选的,所述落石柔性分导系统包括:沿纵坡方向布置的若干支撑柱1;在所述支撑柱1柱顶及两侧边布置的纵向支撑绳3,两侧边的纵向支撑绳3向外倾斜;在支撑柱1两侧沿横坡方向设置的横向支撑绳2,横向支撑绳2一端连接在支撑柱1柱顶上,另一端锚固于山体上,连接在支撑柱1柱顶的两横向支撑绳2锚固点之间的距离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连接在纵向支撑绳3和横向支撑绳2上的拦截网5,拦截网5在纵坡上端起始位置及纵向侧边均贴地闭合,形成柔性的纵向落石引导坡面和横向落石分流坡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1的长度沿坡面向下逐渐增加。
优选的,在所述支撑柱1两侧边布置的纵向支撑绳3至少一根贴地布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1柱顶及两侧边布置的纵向支撑绳3顶端交汇并锚固在一起。
优选的,在所述支撑柱1两侧设置有拉锚绳4。
优选的,所述落石柔性分导系统左右对称设置,其中轴线沿山地纵坡布置,所述若干支撑柱1布置在所述中轴线上。
优选的,在所述柔性引导系统的上部区域布置有帘式网。
本发明的原理为:通过构建人造坡面(纵、横两方向),将通过上部帘式网进行拦截、耗能减速后的落石进行拦截及分流引导,落石只能在网面上方运动,并沿坡向滚落至指定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帘式网的“引导”理念和“分流”的理念相结合,有效地实现了落石的安全引导及定向堆积。系统可对山地落石进行分流引导以及定向堆积,实现对目标建造物的有效防护;
(2)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落石堆积难于清理的问题;
(3)本发明构造简单,便于维修,更换构件;
(4)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可与明、棚洞相互补充,降低明、棚洞的配置要求和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测示意图。
1- 支撑柱,2-横向支撑绳,3-纵向支撑绳,4-拉锚绳,5-拦截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蜀通顺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蜀通顺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4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采面高边坡孔穴复绿施工方法
- 下一篇:开挖扰动岩质边坡失稳预警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