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部呈现嘴唇形状的钻石加工方法及其钻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6921.1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3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亮亮;喻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亮亮 |
主分类号: | A44C17/00 | 分类号: | A44C17/00;A44C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297 | 代理人: | 胡清方,彭友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 呈现 嘴唇 形状 钻石 加工 方法 及其 | ||
1.一种内部呈现嘴唇形状的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台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台面;
(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
(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包括如下步骤:
(31)、上嘴唇打磨步骤,在底部上靠近扒点的附近,以中轴为基准打磨出上嘴唇;
(32)、下嘴唇打磨步骤,在底部上靠近扒点的附近,对称于上嘴唇打磨出下嘴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呈现嘴唇形状的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嘴唇打磨步骤如下:
(311)、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向远离腰部的方向打磨出四个扒尖面(10、20、30、40),第一扒尖面(10)与第三扒尖面(30)相交的棱为第一棱(102)、第二扒尖面(20)与第四扒尖面(40)相交的棱为第二棱(103)、第一扒尖面(10)与第二扒尖面(20)相交的棱为第三棱(104)、第三扒尖面(30)与第四扒尖面(40)相交的棱为第四棱(105);
(312)、以扒尖点(50)为起点,分别在四个扒尖面(10、20、30、40)上以第二夹角向腰部方向按第一预定距离打磨出四个小扒尖面(101、201、301、401),四个所述小扒尖面(101、201、301、401)构成一个四边形,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小于第一夹角的角度;
(313)、正对着相邻两扒尖面相交的第一棱(102),以第三夹角向扒尖点(50)方向按第二预定距离打磨出第一底面(601);
(314)、以第四夹角将所述第一底面(601)两侧中的一个扒尖面(10)的剩余部分沿四边形的边(1003)打磨出第一底小面(302),所述第一底小面(302)的面积占所述扒尖面(30)的面积的60%-70%;所述第四夹角的角度小于第一夹角的角度;
(315)、将所述第一底小面(302)分成N等份,其中,N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316)、以所述第一底面(601)的棱(6011)为基础,以第五夹角在所述第一底小面(302)的基础上打磨出第二底小面(303);所述第五夹角的角度小于第四夹角的角度;
(317)、用与第(316)步相类似的方法,以后一夹角小于前一夹角的角度分别打磨出第三底小面(304)…第N底小面(30N);此时,相对于第一底小面(302)的边(1003)逐渐向圆心弯曲形成第一曲线(1031);
(318)、以第一底面(601)的棱(6011)为基础,以第十夹角向远离第一底小面(302)方向打磨出第一底足面(6012);
(319)、重复第(314)至(318)的步骤,在与所述第一底面(601)相邻的另一扒尖面(10)上打磨出与第一曲线(1301)对称的第二曲线(1032)和相应的第二底足面(6013),形成上嘴唇(60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部呈现嘴唇形状的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嘴唇打磨步骤如下:
(321)、以与所述第一棱(102)对称的第二棱(103)为基础,在第二棱(103)两侧中的一个扒尖面(20)上,以第七夹角打磨出第一下嘴唇底小面(202),所述第一下嘴唇底小面(202)的面积占扒尖面(20)的面积的60%-70%;
(322)、将所述第一下嘴唇底小面(202)等分成M等份,其中M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323)、以第八夹角在所述第一下嘴唇底小面(202)的基础上打磨出第二下嘴唇底小面(203);所述第八夹角的角度小于第七夹角的角度;
(324)、用与第(323)步相类似的方法,以后一夹角小于前一夹角的角度分别打磨出第三底下嘴唇小面(204)…第M下嘴唇底小面(20M);此时,相对于第一下嘴唇底小面(202)的边(203)逐渐向圆心弯曲形成第一下嘴唇曲线(2031);
(325)、重复第(321)至(324)的步骤,在第二棱(103)两侧中的另一个扒尖面(40)上打磨出与第一下嘴唇曲线(2301)对称的第二下嘴唇曲线(4031),形成下嘴唇(40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亮亮,未经吴亮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69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矽利康纽扣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部呈现火焰九心结构的82面的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