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6151.0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吕佩师;李文伟;王金凯;邢本驸;潘继辉;常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29/00 | 分类号: | D06F29/00;D06F58/26;D06F5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张智轶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系统 衣物处理设备 干衣机 洗衣机 烘干 换向装置 家用电器领域 烘干衣物 衣物 | ||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衣物处理装置、第二衣物处理装置和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能够产生烘干气流,所述烘干气流能够被同时或分别输送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衣物处理筒,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衣物处理筒,所述烘干系统将烘干气流同时或分别输送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包括:
驱动装置,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或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旋转;
烘干组件,其用于产生烘干气流;以及
烘干气流循环装置,其用于将所述烘干组件产生的烘干气流输送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或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进风道和第一出风道;
分别与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的内腔连通的第二进风道和第二出风道;
烘干风道,其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进风端与所述第一出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道连接,所述出风端与所述第一进风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道连接;
换向装置,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端能够通过所述换向装置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风道或所述第二出风道连通,所述烘干风道的出风端能够通过所述换向装置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进风道或所述第二进风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设置在所述烘干风道中,所述烘干气流循环装置能够引导烘干气流在各风道中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气流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烘干风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凝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产生烘干气流,所述冷凝装置用于去除烘干气流中的水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端的第一换向阀和设置在所述烘干风道的出风端的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用于使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风道或所述第二出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用于使所述烘干风道的出风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进风道或所述第二进风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多个第二衣物处理装置,所述烘干系统能够将烘干气流同时或分别输送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每个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二衣物处理筒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离合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离合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或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以便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或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是多位离合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还通过所述多位离合装置连接到每个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二衣物处理筒以便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是干衣机,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是洗衣机;或者
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是干衣机,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也是干衣机;或者
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是洗衣机,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是干衣机;或者
所述第一衣物处理装置是洗衣机,所述第二衣物处理装置也是洗衣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电机;并且/或者所述烘干气流循环装置是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61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