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防潮羽绒被加工用改性羽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3889.1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刚;汪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祥羽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4/00 | 分类号: | D01F4/00;D06M19/00;D01C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2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防潮 羽绒被 工用 改性 羽绒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羽绒被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潮羽绒被加工用改性羽绒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是很好的天然保暖材料,具有质轻、柔软、保温性好等优点,因此羽绒被是消费者保暖床上用品的最好选择。但是,羽绒的化学组成是一种蛋白质,并伴有动物性脂肪,在预处理过程中即使经过脱脂和清洗工序,仍不能完全消除杂质及细菌。并且羽绒具有一定的吸潮性,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定期进行晾晒,很容易滋生细菌,同时伴有异味产生。
目前,抗菌防潮羽绒被通常通过利用抗菌剂对羽绒进行处理,以达到防治细菌和霉菌的作用,而没有从源头入手,通过严格控制脱脂工序和对羽绒进行防潮性能改性而增强羽绒的抗菌防潮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司开发出一种抗菌防潮羽绒被加工用改性羽绒纤维的制备方法,通过所述脱脂处理和抗菌防潮剂改性处理,使所制改性羽绒线具有优异的抗菌防潮性,从而提高加工所制羽绒被的使用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潮效果显著且作用时间长的抗菌防潮羽绒被加工用改性羽绒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菌防潮羽绒被加工用改性羽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羽绒脱脂处理:将脱脂剂升温至35-40℃保温混合3-5min,再加入经高温高压消毒处理后的羽绒,使羽绒完全浸没于脱脂剂中,5-10min后将羽绒捞出,水洗两次,并于70-75℃条件下烘干;
(2)抗菌防潮改性液制备:搅拌下向抗菌防潮剂中加入沸水,使所制抗菌防潮改性液的重量含水量达到65-70%,回流保温混合5-1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羽绒抗菌防潮改性处理:将经脱脂处理后的羽绒粉碎成粗粉,过100目筛,再喷入抗菌防潮改性液,混合均匀后静置10-15min,然后以2-3℃/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5-90℃保温混合15-30min,并搅拌下以2-3ml/min的滴加速度滴加15-20℃水,使所得混合物的重量含水量达到55-60%,最后送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所得固体经粉碎机制成细粉,过200目筛;
(4)抗菌防潮羽绒纤维成型:将经上述抗菌防潮改性处理后所得羽绒纤维粉与水混合后制成混合液,混合液在压力泵作用下通过喷嘴以束状形式喷出,经凝固后形成粗丝,并经三次拉伸、一次卷曲后将所得羽绒纤维切割成15-20mm的长度。
所述步骤(3)中羽绒与抗菌防潮改性液的质量比为20-30:1-2。
所述步骤(4)中羽绒纤维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2:5-10。
所述脱脂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微晶纤维素10-15份、羧甲基淀粉钠2-3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2份、超细氧化镁0.5-1份、N,N-乙烯基己内酰胺0.5-1份、小苏打粉0.5-1份、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0.1-0.3份、水50-100份,其制备方法为:向羧甲基淀粉钠中加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N,N-乙烯基己内酰胺,升温至110-115℃保温研磨15min,再加入小苏打粉和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继续保温研磨10min,即得改性羧甲基淀粉钠,待自然冷却至45-50℃后加入聚乙烯醇/微晶纤维素、超细氧化镁和水,所得混合液送入球磨机中,球磨至出料粒度小于30μm,即得脱脂剂。
所述聚乙烯醇/微晶纤维素是由聚乙烯醇和微晶纤维素复合而成,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向聚乙烯醇中以5ml/min的滴加速度滴加沸水直至完全溶解,并加入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回流保温搅拌10min,再加入微晶纤维素,继续回流保温搅拌30min,所得混合液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送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聚乙烯醇/微晶纤维素。
所述聚乙烯醇、N-羟甲基丙烯酰胺、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5-10:0.5-1:0.3-0.5: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祥羽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祥羽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扩钢管用芯棒
- 下一篇:一种冷却型热扩钢管用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