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2330.7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凌重兵;王静;周顺;刘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郑直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束剥 线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剥线装置,切线皮装置包括前装配圆盘、切线皮圆盘和后装配圆盘,三者轴心处均设有入线孔,切线皮圆盘的内圆周面上设有若干刀片,其外圆周面上设有齿槽,前装配圆盘和后装配圆盘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型圆环凹槽,切线皮圆盘的两侧壁上均匀设有四个凸型滑块,剥线皮装置包括空心剥线安装座,其内设有两个竖直隔板,竖直隔板上设有矩形滑槽,空心剥线安装座的后端设有两个液压缸,伸缩杆的前端固定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穿过矩形滑槽,其前端上固定设有吸线板,吸线板上设有吸孔和离心风机,吸孔横穿过吸线板与离心风机连通,结构简单,通过负压吸力将线皮给剥掉,更加省时省力,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剥线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束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剥线机智能将电线护套皮切开,没办法完全脱下外套,因此在切开护套皮后还需要人工脱皮,所以工作效率低,废品率高,如果是长度剥线,人工剥线难免会使电线受损,从而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线束剥线装置,包括切线皮装置和剥线皮装置,所述切线皮装置包括前装配圆盘、切线皮圆盘和后装配圆盘,所述前装配圆盘、切线皮圆盘和后装配圆盘的轴心处均设有入线孔,所述切线皮圆盘的内圆周面上设有若干刀片,所述前装配圆盘和后装配圆盘的内侧壁上设有凸型圆环凹槽,所述切线皮圆盘的两侧壁上均匀设有四个凸型滑块,所述切线皮圆盘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齿槽,所述剥线皮装置包括空心剥线安装座,所述空心剥线安装座内设有两个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上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空心剥线安装座的后端设有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设置在竖直隔板与空心剥线安装座之间,所述伸缩杆的前端固定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穿过矩形滑槽,其前端上固定设有吸线板,所述吸线板上设有吸孔和离心风机,所述吸孔横穿过吸线板与离心风机连通。
优选的,所述凸型滑块间隙配合在凸型圆环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前装配圆盘和后装配圆盘之间设有U形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U形固定架上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槽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空心剥线安装座的底部设有废料出口。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由环形柱和矩形块组成,所述环形柱固定在伸缩杆上,所述矩形块穿过矩形滑槽与吸线板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线束剥线装置,将线束的电线从入线孔中放入到切线皮装置内,这时,开启转动电机,通过齿轮和齿槽的啮合转动,从而带动切线皮圆盘的转动,在切线皮圆盘转动的时候,凸型滑块在凸型圆环凹槽内滑动,四个凸型滑块既可以起到紧固前装配圆盘和后装配圆盘,将三者连接成一个整体,让切线皮圆盘转动的时候更加平稳,刀片在线皮上旋转切割,之后,离心风机开启,通过吸孔将切割下来的线皮给吸附在吸线板上,再开启液压缸,收缩伸缩杆,伸缩杆通过安装块将吸线板往后来动,从而实现剥线的功能,在伸缩杆收缩完成之后,关闭离心风机,失去吸力,线皮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废料出口掉落出去,完成线束的剥线操作,整个剥线的过程为自动化操作,动作更加柔和,对线束的损害更加小,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适用于流水线生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前装配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切线皮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竖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2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螺杆式变频制冷压缩机
- 下一篇:共轭二烯聚合物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