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孔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4143.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0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友仁;吴嘉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安海联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B4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夹具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一种钻孔夹具,包括底板及分别设置在底板上的定位座、夹紧机构、旋转机构、第一钻模组和第二钻模组,所述夹紧机构与定位座相配合而用于夹紧待加工工件,所述旋转机构与夹紧机构相连接而使得工件在夹紧状态下旋转调整加工面,所述第一钻模组设置在定位座一侧并与工件的第一加工面活动配合,所述第二钻模组设置在定位座另一侧并与工件的第二加工面活动配合。本发明可实现一次装夹就能够对待加工工件的多个加工面进行钻孔操作,避免多序加工、反复夹装,并可实现第一钻模和第二钻模的自动对位,定位准确,大大降低钻模与工件的装配技术难度并提高对位准确性,极大程度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钻孔夹具。
背景技术
由于装配要求和功能需求,有的时候是需要在同一工件上的多方位进行钻孔加工,而目前的钻孔装置又只能在一个方位上对工件进行孔加工,因此对于需要多方位钻孔的工件,常采用分道加工的方式,分几次对工件进行加工。但是,分道加工方式仍存在多次装夹上产生工件错位、尺寸偏差较大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同时由于钻孔时需要利用钻模板来定位加工位置,而钻模板与工件的装配准确度和难度也很难得到有效保证,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高质量、高精度、大批量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钻孔夹具,可实现一次装夹即可对工件多方位钻孔,并可大大降低钻模与工件的装配技术难度并提高对位准确性,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钻孔夹具,包括底板及分别设置在底板上的定位座、夹紧机构、旋转机构、第一钻模组和第二钻模组,所述夹紧机构与定位座相配合而用于夹紧待加工工件,所述旋转机构与夹紧机构相连接而使得工件在夹紧状态下旋转调整加工面,所述第一钻模组设置在定位座一侧并与工件的第一加工面活动配合,所述第二钻模组设置在定位座另一侧并与工件的第二加工面活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钻模组包括第一模座、伸缩气缸及与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钻模,所述第一模座设有隐藏腔,所述第一钻模由伸缩气缸驱动沿垂直于定位座长度方向直线运动至工件第一加工面或收缩于所述隐藏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钻模组包括第二模座、伸缩油缸、与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固接的齿排、与齿排啮合连接的齿轮、纵向穿设于齿轮中心并与齿轮同步转动的转轴以及与转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二钻模,所述第二模座和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均垂直于定位座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钻模由伸缩油缸驱动而绕转轴平面旋转至工件第二加工面或收缩于第二模座顶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模座顶面还设有用于限制第二钻模转动角度的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转轴与第二钻模之间还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呈水平面并贴合于第二模座顶面,所述第二钻模通过紧固螺栓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固定套设在转轴顶端外。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油缸、拉紧杆、前夹板、后夹板、后座板、中间轴套及用于与工件涨紧配合的涨紧组件;
所述中间轴套通过两组滚动轴承装设于定位座的前后贯孔中,所述后夹板和后座板分别连接在中间轴套的轴向两端且分别与定位座的前后两端面间隙配合并与滚动轴承相抵接;
所述夹紧油缸的缸体安装在后座板上且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与拉紧杆固定连接,所述拉紧杆周向固定且轴向可滑动地穿设于中间轴套内并凸伸于定位座前方,所述拉紧杆的凸伸段上设有用于前推涨紧组件的推环及用于后拉涨紧组件的限位环;
所述涨紧组件套在拉紧杆上并与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夹板周向固定套设在拉紧杆上并与限位环活动相抵,所述涨紧组件、前夹板、后夹板、中间轴套、后座板、夹紧油缸和拉紧杆由旋转机构驱动而同步转动并使与涨紧组件涨紧配合并夹紧在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的工件在夹紧状态下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安海联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安海联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4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