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根尖周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0442.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文奎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根尖 蝉蜕 患者适应性 紫苏 有效治疗 乌梅 龙胆草 重量份 丹参 扁蓄 蛤壳 贯众 僵蚕 配伍 治疗 紫参 紫草 蒿本 蒺藜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根尖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紫参10份、龙胆草5‑25份、乌梅10‑20份、丹参10‑30份、扁蓄15‑25份、紫草5‑35份、蝉蜕10‑20份、僵蚕5‑25份、蒿本10‑25份、紫苏5‑25份、蛤壳10‑30份、贯众10‑20份、蒺藜5‑3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配方简单,配伍严谨,用量精确,能够有效治疗根尖周病,效果好且副作用低,患者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根尖周病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如牙骨质、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的疾病。常见病因包括:1.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来自龋病、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根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根尖微生物混合感染的结果,其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主要病源菌。细菌及细菌代谢产物如内毒素通过病理免疫反应,引起根尖周炎。2.创伤,牙遭受外力,如打击、碰撞、跌倒等,可致牙体硬组织、牙周组织及尖周组织损伤。咬硬物,如咬到饭内的砂子、瓶盖子等创伤性咬合均可导致根尖周损害。3.牙源性因素,牙髓及根管封药过量,根管器械穿出根尖,正畸用力不当、快速分离牙齿、拔牙不慎伤邻牙等均能引起尖周损伤。4.肿瘤,波及尖周损害的肿瘤有鳞癌、肺癌及乳腺癌转移、颌骨肉瘤、骨髓瘤和造釉细胞瘤。
目前,虽然已有治疗根尖周病的药物,但大多都为化药,存在副作用大,预防效果不甚理想的缺陷。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根尖周病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根尖周病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
紫参10份、龙胆草5-25份、乌梅10-20份、丹参10-30份、扁蓄15-25份、
紫草5-35份、蝉蜕10-20份、僵蚕5-25份、蒿本10-25份、紫苏5-25份、
蛤壳10-30份、贯众10-20份、蒺藜5-35份。
优选,所述的治疗根尖周病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
紫参10份、龙胆草10-20份、乌梅12-18份、丹参15-25份、扁蓄18-22份、
紫草10-30份、蝉蜕12-18份、僵蚕5-25份、蒿本10-25份、紫苏5-25份、
蛤壳10-30份、贯众10-20份、蒺藜5-35份。
优选,所述的治疗根尖周病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
紫参10份、龙胆草5-25份、乌梅10-20份、丹参10-30份、扁蓄15-25份、
紫草5-35份、蝉蜕10-20份、僵蚕10-20份、蒿本15-20份、紫苏10-20份、
蛤壳15-25份、贯众12-18份、蒺藜10-30份。
优选,所述的治疗根尖周病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
紫参10份、龙胆草10-20份、乌梅12-18份、丹参15-25份、扁蓄18-22份、
紫草10-30份、蝉蜕12-18份、僵蚕10-20份、蒿本15-20份、紫苏10-20份、
蛤壳15-25份、贯众12-18份、蒺藜10-30份。
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液体制剂或者固体制剂。
优选,所述液体制剂为口服液、注射剂、悬浮剂、汤剂或乳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文奎,未经陆文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0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组治疗咳嗽桑杏汤组方
- 下一篇:一种防治急性盆腔炎的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