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素色漆计算机配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9898.1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魔金真彩网络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谭武艺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素色 计算机 配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修补漆行业中的的汽车素色漆配色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的汽车素色漆计算机配色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配色通过利用颜色学理论精确地描述色料的颜色属性,能够为具体生产实践提供指导,简化配色过程。计算机配色可以广泛应用于涂料、纺织、成衣和汽车等涉及颜色的行业领域。计算机配色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CIE(国际照明委员)创立了三刺激值色度学系统,Hardy成功设计出自动记录式反射率分光光度计;1931年Kubelka-Munk提出光线在不透明介质中被吸收和散射的理论,也就是现时期大多数计算机配色系统的理论基础——Kubelka-Munk理论,简称K-M理论,K-M理论联系了物体的反射率R与吸收系数K和散射系数S的关系,为实现计算机配色奠定了基础。20世纪40年代是计算机配色技术发展时期,由美国氨氰公司的Park和联合王国涂料研究所的Duncann设计完成了最早的配色系统。尽管该系统的配色效率很低,但它的出现标志着实现计算机配色新时代的到来。20世纪50年代是计算机测色配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1958年美国安装了由Davidson和Hemnmendinger开发的第一台模拟专用配色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机测配色系统的正式建立。20世纪60年代是计算机测色配色的兴起时期。这个时期,E.I.Du Pont de Nemours和帝国化工(ICI)相继宣布为客户提供计算机配色服务,使计算机配色蓬勃兴起。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与着色有关的行业如纺织印染、染料颜料制造业、涂料、塑料着色加工及油墨等行业普遍采用计算机配色系统作为产品开发、生产、质量控制、销售的有力工具,普及率很高。许多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商正在从事自动测色与配色系统的研制,相应的产品也不断投放市场,如美国的Datacolor、Macbeth、Shelyn、Hunterlab等,德国的Zeiss、Optronic,意大利的Oriential,日本的Minotao等。这些产品给使用者带来了生产科学化、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我国,计算机配色的理论研究和系统软件的开发都相对落后,计算机配色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纺织科学院从德国OPTON公司引进了第一台自动测色配色仪器。我国80年代开始进行国产电子配色系统的开发研究。沈阳化工研究院从1984年开始研究配色系统,推出了思维士配色中文软件,为国内最早的中文软件。该系统已在染料、印染、毛纺及塑料、油漆、油墨等有关的行业得到应用。2001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世名科技公司联合研制了用于涂料配色的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涂料浅色配色,并在涂料行业大量应用。但国内至今还有许多生产单位的颜色质量控制和配方预测过程仍然主要依靠工人的经验和目视判断,因此严重制约了我国颜色相关工业的发展。
在汽车修补漆行业,使用的油漆主要有三种:素色漆、银粉漆和珠光漆。素色漆是最普通的一种修补漆,主要由树脂、颜料和添加剂组成,从光学属性来看,素色漆在各个角度上面的反射率光谱是一致的,即呈现各向同性;银粉漆是加入铝粉的油漆,能够产生闪烁效果,增加美观性,银粉漆的明暗变换效果主要表现在正面和侧面两个方向看上去的颜色深浅不一致,从正面看上去具有最大的反射效果,会给人一种色调明亮的视觉感受;而从侧面看上去的时候,反射率会大大的降低,就会让人觉得色调变暗;珠光漆则是加入云母片的油漆,可以产生类似珍珠的彩虹效果,珠光漆与银粉漆一样,光学上具有各向异性,不同观察角下,颜色深浅和饱和度会发生变化。
在汽车修补漆行业,目前依然盛行人工调漆,即由技术工人针对需要修补车漆的汽车颜色,手工调制色母,得到接近目标色的油漆。这种方式既费力又费时,而且难以保证精度和稳定性。另一种方式是电脑调漆,在电脑调漆的工作中,电脑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的色漆配方的资料库,储存了各种色漆的标准配方。各种色漆均由数码进行标记,修理厂会根据待补漆车辆的标号,输入电脑得到该色漆的标准配方,按照配方进行调漆。但这个过程依然有着缺陷:一是难以覆盖所有车型,二是同一标号车型不同车龄、不同批次的情况难以解决色差问题。所以,在使用电脑调漆方法时,90%的情况依然需要依靠人工进行调整。因此,目前在汽车修补漆行业针对素色漆、银粉漆和珠光漆使用的调色方法,都离不开技术工人的人工调色,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魔金真彩网络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魔金真彩网络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9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