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1122.5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山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阶梯 式链状 雨水 蓄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城市雨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雨水调蓄池。
背景技术
雨水调蓄池也称雨水蓄水池,既可以是专用的人工构筑物如地上蓄水池、地下混凝土池,也可以是天然场所或已有设施如河道、池塘、人工湖等。蓄水池一般占地较大。传统的蓄水池常指人工构筑物蓄水池。
传统的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主要作用是雨水“削峰”,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收入池内暂存,待降雨高峰过后,再将池内雨水放出。人工构筑物蓄水池类型分为地下封闭式、地上敞开式,地上封闭式、在线式、离线式、管道式等。
传统的雨水调蓄池设计为矩形结构,由于雨水蓄水池一般规模较大,所以矩形结构的蓄水池,高度大,埋深大,传统蓄水池通常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各一根,池底一角设置积水坑,放置水泵,清理时,抽干积水。传统蓄水池还需设置人工清理通道,便于人工清掏作业,维护管理十分不便。传统蓄水池作用有二,第一,规避雨水洪峰;第二,有利于区域排水管理调度,另外,如果雨水蓄水池设置得当,规模合理,其下游的管网的管径设计标准也可适当降低。传统蓄水池的缺点是,占地大,开挖深度大,土石方量大,实施难度大,建设工期长,造价高,需设专门的人工清理通道,泥沙清理困难,功能单一,功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由于其具备了一定的初级处理、雨水净化功能,所以也称为净蓄水池。该调蓄水池由多个较小的单体池组成,单体池呈阶梯式链状布置,组合使用。总体规模上与传统蓄水池相当,由于其容积分散在众多的单体池中,开挖深度小,实施难度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整个阶梯式链状调蓄水池由N+1个单体池组成,首尾相接,按照所处位置的坡向,成一列,逐级阶梯式顺坡布置,第N+1个单体池为初雨收集池;其中N根据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综合考虑地形,建设用地、雨水利用系统高程来综合确定,N大于等于1,该调蓄水池有效容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V——调蓄池有效容积(m3);
α——脱过系数,取值为调蓄池下游设计流量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
Q——调蓄池上游设计流量(m3/min);
b、n——暴雨强度公式参数;
t——降雨历时(min);
t=t1+t2
t1——地面集水时间(min),应根据地形坡度、汇水距离和地面种类计算确定,一般采用5~15min;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布置于地面以下,深度不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降低工程土石开挖方量,可紧贴地面表层布置。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将多个单体池首尾相接,成为链状,随地形坡向,逐级向下,阶梯式布置。雨水由高到低,顺序通过各个单体池。使蓄水池具备了沉砂池的净化功能,最末端的单体池为初雨收集池,可利用闸板阀将初雨封存池内,闸板阀采用浮球开关自动控制,以极小的代价解决了困扰业界多年的“初雨分离”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按照冲刷要求、势能核算,将单体池由传统的矩形设计为六边形或菱形,满足冲刷不淤、不留死水以及下级池动力负荷的水力条件,实现了仅靠高差势能提供的动力推动运行,做到了高效节能。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最末一级单体水池(初雨收集池)设置沉砂槽,沉砂槽开放式设计,沉砂槽底面为凹面。实现机械清淤,解决了传统蓄水池维护清淤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阶梯式链状雨水调蓄水池,各单体池随地形坡向,阶梯式布置,让处于高位的单体池内雨水灌溉下游草坪绿地,由高到低,逐级利用,可使单体池作为灌溉系统的高位水池来使用,实现雨水综合利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阶梯式链状调蓄水池平面图
图2为阶梯式链状调蓄水池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及特点,结合附图实施例进行阐述,本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设备的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选择在某城市滨河绿化带下实施本发明的调蓄水池。地形坡度约为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山,未经王金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1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