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0329.0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博;蔡宝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G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面板 显示区 前置部件 显示装置 壳体 控制电路 非重叠 资源利用率 功能服务 交错位置 壳体位置 可用区域 可折叠的 折叠状态 不重叠 折叠轴 折叠 转换 后置 减小 前置 支撑 生产成本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电路,其中,显示装置包括:可折叠的显示面板以及支撑显示面板的壳体;其中,显示面板在折叠状态下,沿折叠轴划分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且第二显示区包括与第一显示区不重叠的非重叠部分;支撑非重叠部分的壳体位置,设置有前置部件。由此,通过在壳体上,对应两个显示区的交错位置,设置前置部件,在显示面板折叠时,设置在壳体上的前置部件可以转换为朝向前方的前置状态,在显示面板展开时,又可以转换为朝向后方的后置状态,在不影响前置部件的功能服务的同时,增加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可用区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小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等拥有显示装置的设备的发展,可折叠的显示面板成为一种趋势,然而随着承载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安装应用程序(尤其是视频播放应用程序和手游应用程序)的多样化,用户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面积的要求也趋于大屏显示面板。
相关技术中,通过实现显示面板的无边框或窄边框来扩大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即去除或缩小显示面板周围“黑边”,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然而,显示装置中的一些前置部件,比如,前置摄像头等,依托于边框而存在,因此,如何在实现无边框或窄边框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前置部件的功能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以实现在不影响前置部件的功能服务的同时,增加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可用区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小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电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显示装置,包括:可折叠的显示面板以及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壳体;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在折叠状态下,沿折叠轴划分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且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不重叠的非重叠部分;支撑所述非重叠部分的壳体位置,设置有前置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在壳体上,对应两个显示区的交错位置,设置前置部件,在显示面板折叠时,设置在壳体上的前置部件可以转换为朝向前方的前置状态,在显示面板展开时,又可以转换为朝向后方的后置状态,在不影响前置部件提供功能服务的同时,增加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可用区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小了生产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控制电路,包括:对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电路,通过主控电路根据显示面板的状态控制显示区,在显示面板折叠时,根据折叠的方向,控制第一显示区或第二显示区进行显示,并控制前置部件处于前置工作状态,在显示面板展开时,前置部件转换为朝向后方的后置状态,控制第二显示区和第一显示区共同工作,并控制前置部件处于后置工作状态,由此,在增加了显示区的显示利用率的前提下,不影响前置部件的功能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a)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个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个显示面板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个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0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