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收获机的土薯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7750.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廖敏;胡奔;王霜;张均富;李青涛;李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33/08 | 分类号: | A01D33/08 |
代理公司: | 51241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收获 分离 装置 | ||
1.马铃薯收获机的土薯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柔性防损伤机构(2)、粘性土清理机构(3);柔性防损伤机构(2)、粘性土清理机构(3)下方安装有杆条土薯分离机构(4);杆条土薯分离机构(4)上方与柔性防损伤机构(2)、粘性土清理机构(3)之间留有运输通道,并且沿着机架(1)前后方向,杆条土薯分离机构(4)与柔性防损伤机构(2)、粘性土清理机构(3)之间的运输通道逐渐变小;机架(1)底部安装有限深轮(5);所述粘性土清理机构(3)不少于三组;柔性防损伤机构(2)、粘性土清理机构(3)、杆条土薯分离机构(4)分别通过传动机构进行动力连接;
所述柔性防损伤机构(2)包括轴Ⅳ(21)、轴Ⅴ(22)、柔性杆条输送带(23);所述轴Ⅳ(21)、轴Ⅴ(22)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平行的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柔性杆条输送带(23)套在轴Ⅳ(21)和轴Ⅴ(22)之间;所述柔性杆条输送带(23)的表面包含有数根柔性杆条(231),柔性杆条(231)与轴Ⅳ(21)平行;所述柔性杆条(231)表面包裹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呈荆棘状;
所述粘性土清理机构(3)包括轴Ⅵ(31)、双链轮(32)、轴承(33)、轴承座(34)、橡胶刮泥辊(35)、螺母(36);所述轴Ⅵ(31)通过轴承(33)和轴承座(3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轴Ⅵ(31)一端带有螺纹;所述双链轮(32)通过轴Ⅵ(31)上的轴肩与螺母(36)安装在轴Ⅵ(31)有螺纹的一端上;所述橡胶刮泥辊(35)表面有一层刮泥片;所述橡胶刮泥辊(35)包裹在轴Ⅵ(31)上;
所述杆条土薯分离机构(4)包括杆条输送带(41)、轴Ⅰ(42)、液压激振机构(43)、轴II(44)、支撑导轮(45)、间隙调整机构(46);所述杆条输送带(41)包含有数根杆条(411);所述轴Ⅰ(42)、轴II(44)和间隙调整机构(46)中的轴III(464)依次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轴Ⅰ(42)、轴II(44)、轴III(464)相互平行,轴III(464)位于粘性土清理机构(3)下方,轴Ⅰ(42)位于柔性防损伤机构(2)下方,轴II(44)设置在轴Ⅰ(42)、轴III(464)之间,所述杆条输送带(41)安装在轴Ⅰ(42)、轴III(464)之间,并通过轴II(44)变向;所述支撑导轮(45)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并位于轴Ⅰ(42)、轴II(44)、轴III(464)之间,支撑导轮(45)对所述杆条输送带(41)提供支撑;两个液压激振机构(43)布置并安装在机架(1)两侧,使杆条输送带(41)产生振动;所述液压激振机构(43)包括杆接头(431)、双活塞液压缸(432)、液压缸安装板(433)、托辊(434);所述杆接头(431)通过螺纹连接在双活塞液压缸(432)的活塞杆杆头上;所述托辊(434)空套在杆接头(431)无螺纹的一端,紧靠所述杆条输送带(41);所述双活塞液压缸(432)通过螺栓安装在液压缸安装板(433)上;所述液压缸安装板(433)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的土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机构(46)包括轴Ⅲ轴承(461)、轴Ⅲ轴承座(462)、导向轮(463)、轴Ⅲ(464)、弹簧(465)、调整螺母(466)、弹簧支撑板(467)、导杆(468);所述轴Ⅲ轴承(461)安装在轴Ⅲ轴承座(462)内部;所述轴Ⅲ轴承座(462)通过螺栓连接在机架(1)上,其下端焊接有两根带有全螺纹的导杆(468);所述弹簧支撑板(467)通过螺栓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导杆(468)上空套弹簧(465),并穿过所述弹簧支撑板(467),在所述导杆(468)下端用调整螺母(466)固定;所述导向轮(463)通过所述轴Ⅲ(464)的轴肩及键连接方式安装在轴Ⅲ(46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收获机的土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链条(7);动力由所述轴II(44)输入,轴II(44)通过杆条输送带(41)分别带动轴Ⅰ(42)、轴Ⅲ(464)转动;所述轴II(44)通过链条(7)分别与轴Ⅴ(22)和轴Ⅵ(31)连接;所述轴Ⅴ(22)通过柔性杆条输送带(23)将动力输送给轴Ⅳ(21),链条(7)上设置有张紧轮(6);并且轴II(44)为杆条输送带(41)提供的线速度与轴Ⅴ(22)为柔性杆条输送带(23)提供的线速度、轴Ⅵ(31)为橡胶刮泥辊(35)提供的线速度不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7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