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塔夏横编织机的喂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6768.4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 |
主分类号: | D04B15/48 | 分类号: | D04B15/4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嘴 推入 成圈三角 交换 送出机构 送入机构 喂纱装置 机头 脱圈 对称 编织纱线 成圈编织 横编织机 横向位置 时间缩短 行程缩短 可移动 位设置 纱线 携带 单峰 拉断 牵拉 嵌花 编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塔夏喂纱装置,包括纱嘴携带送出机构、纱嘴送入机构,所述纱嘴送入机构设有纱嘴推入端,纱嘴携带送出机构纱嘴推出端,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位于机头同一横向位置上,形成纱嘴交换位;其中:机头内设置的成圈三角为单峰成圈三角;纱嘴交换位设置在该成圈三角脱圈位的对称两侧,并在两侧纱嘴交换位上均设置所述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或在两侧纱嘴交换位之一设置所述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该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可移动到相对成圈三角脱圈位对称的另一侧纱嘴交换位上。其优点是:嵌花的成圈编织行程缩短,从而使编织纱线被牵拉的时间缩短,纱线不会被拉断,同时编织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塔夏横编织机,尤其涉及引塔夏横编织机中的喂纱装置。
背景技术
引塔夏横编织机进行嵌花编织时,需要喂纱装置对纱嘴进行操作,该喂纱装置包括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将之前携带的已完成编织带有前色线的旧纱嘴从纱嘴交换位从机构中推至纱嘴寄存架上,然后纱嘴寄存架横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使带有后色线的新纱嘴位置对准上述机头上的纱嘴交换位,此过程使前色线与后色线交叉,接着带有后色线的新纱嘴由纱嘴送入机构在纱嘴交换位从纱嘴寄存架上推入纱嘴携带送出机构上,新纱嘴在纱嘴携带送出机上随机头运动过程中对针床上的织针喂纱,完成嵌花编织。
由于新、旧纱嘴交换时前色线与后色线形成交叉,交叉后的后色线在喂入织针后所进行的成圈编织中一直受到前色线的牵拉摩擦,而现有喂纱装置采用固定于机头一位置上的一对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成圈编织行程长,由此编织线被长时间拉扯,拉断率很高,从而大大影响编织质量,同时由于成圈编织行程长还大大降低了编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编织线不会被拉断还能大大提高编织效率的一种引塔夏喂纱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两个纱嘴推入推出的纱嘴交换位,且在该两纱嘴交换位上均设置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或在其中的一纱嘴交换位上设置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且该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能在两纱嘴交换位之间移动,同时采用单峰成圈三角,将两纱嘴交换位分别设置在成圈三角脱圈位的对称两侧,在进行往返两方向编织时,在对应于该方向的纱嘴交换位上由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对新旧纱嘴进行交换,由新纱嘴对织针喂纱,单峰成圈三角通过其对应侧的三角面作用于织针,使织针完成成圈编织,这样从纱嘴给织针喂纱到成圈所进行的成圈编织行程可大大缩短,使得编织纱线被牵拉的时间很短,纱线不会被拉断,同时由于编织行程的缩短大大提高了编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由俯视方向所示的本发明喂纱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由侧视方向所示的本发明喂纱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M-M向剖视图。
图4是纱嘴推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纱嘴推入杆通过其上第一滑销滑动地置于推入滑座上的推入滑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纱嘴交换位与编织三角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织针上纱线及针舌运动状态图,其中:图7a是针舌闭合,针钩内挂有一个旧线圈的示意图;图7b是旧线圈将针舌打开的示意图;图7c是旧线圈从针钩完全脱落到针杆上的示意图;图7d是针杆上的线圈推动针舌向闭合方向转动的的示意图;7e新纱线在到针钩上形成弯纱的示意图。
图8是成圈三角脱圈位对称两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的推出杆由一推出驱动单元驱动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省略了编织三角。
图9是仅在成圈三角脱圈位一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设置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的情形。
图10是对应于图9仅在一纱嘴交换位A上设置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情形下的本发明喂纱嘴装置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未经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区跨断层的隧道抗震支护体系
- 下一篇:护坡支挡结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