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文摄影单反镜头自动调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5814.9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卓楷 |
主分类号: | G03B13/36 | 分类号: | G03B13/36;G03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文 摄影 镜头 自动 调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文摄影单反镜头自动调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微调控制功能的天文摄影单反镜头调整装置,属于天文摄影聚焦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文学在今日已成为科学中最具影响力、最快发展的学科之一。而天文摄影对于天文学而言,如同人的眼睛,是天文学家获取天体电磁辐射数据信息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天文摄影也逐渐走入到广大民众当中,许多天文爱好者也开始尝试使用单反相机进行天文摄影。
而在天文摄影中,由于天体极为暗淡,单反镜头的自动对焦系统无法工作,需要进行手动调焦。然而,相比于沉重的天文望远镜,单反镜头重量较轻,在手动调焦时产生的抖动非常大,导致星点在画面中抖动较为剧烈,使得根据星点大小对焦的方法实现难度加大。此外,由于单反镜头的调焦行程极短,更加大了调焦的难度。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天文摄影拍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天文摄影单反镜头自动调焦装置,该装置设计了一个基于Z轴平衡的模块化双抱箍固定结构,同时通过同步带控制调焦环的转动,实现了自动调焦,有效提升天文摄影调焦自动化程度,进而克服了手动拧转调焦环的操作带来的抖动误差问题以及调焦行程过短的问题,最终提升了单反镜头进行天文摄影的效果,可使得广大单反相机用户更为便利地进行天文摄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天文摄影单反镜头自动调焦装置,该装置包括台阶抱箍架和电机驱动单元;台阶抱箍架由上抱箍架和下抱箍架组成,上抱箍架和下抱箍架均为两个平行半圆的抱箍结构;上抱箍架包括顶板、斜护板2、上抱箍脚4、抱箍连接孔5、上环抱箍6,上环抱箍6为上抱箍架的主体,上环抱箍6的顶部设有顶板,顶板水平布置,顶板上设有电机架安装孔1,顶板的侧部对称设有斜护板2,斜护板2与顶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斜护板2上设有紧固螺孔3;上环抱箍6的脚部设有上抱箍脚4,上抱箍脚4上设有抱箍连接孔5;上环抱箍6的两个箍环为第一半圆抱箍和第二半圆抱箍;顶板的侧部设有凹槽7,凹槽7设在第一半圆抱箍的侧部;
下抱箍架包括下环抱箍8、底座9和垫板10,下环抱箍8为下抱箍架的主体结构,下环抱箍8的两个箍环为第三半圆抱箍和第四半圆抱箍;第三半圆抱箍与第一半圆抱箍相对应,第四半圆抱箍与第二半圆抱箍相对应;第三半圆抱箍与第一半圆抱箍通过上抱箍脚4的抱箍连接孔5连接组成第一抱箍,第一抱箍卡在天文摄影单反相机调焦旋钮17之前;第四半圆抱箍与第二半圆抱箍组成第二抱箍,第二抱箍卡在天文摄影单反相机调焦旋钮17之后;凹槽7正对天文摄影单反相机调焦旋钮17。底座9设置在下环抱箍8的底部,垫板10安装在底座9的内部。
电机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11和电机安装架12;驱动电机11安装在电机安装架12上,电机安装架12通过电机架安装孔1固定在顶板上,驱动电机11的驱动轴13端部设有驱动带轮16,驱动带轮16通过皮带15与天文摄影单反相机调焦旋钮17连接。天文摄影单反相机镜头14与天文摄影单反相机调焦旋钮17通过螺纹装配连接,天文摄影单反相机镜头14的伸缩由天文摄影单反相机调焦旋钮17控制。
所述皮带15上设有螺纹,皮带15的螺纹间距等于天文摄影单反相机调焦旋钮17上的螺纹间距。
斜护板2和垫板10均由弹性塑料板组成。
驱动电机11连接有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与电机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驱动电机带动皮带,以及皮带驱动天文摄影单反相机调焦处,实现了同步带控制调焦环的转动,实现了天文摄影单反相机的自动调焦,有效提升了天文摄影调焦的自动化程度。
2、本发明克服了手动拧转调焦环的操作带来的抖动误差问题以及调焦行程过短的问题,最终提升了单反镜头进行天文摄影的效果,可使得广大单反相机用户更为便利地进行天文摄影。
3、由上抱箍架和下抱箍架组成的台阶抱箍架能够对天文摄影单反相机进行有效的固定,保证同步带控制调焦环转动的稳定性。
4、斜护板组成的台阶抱箍架的抱紧臂,通过调节紧固螺孔实现台阶抱箍架与单反镜头之间的抱紧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上抱箍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下抱箍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机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动原理图。
图5为单反相机镜头与箍架结构的装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卓楷,未经刘卓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