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5746.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下原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651 | 分类号: | D06P1/651;D06P1/44;D06P1/46;D06P1/50;D06P1/52;D06P1/653;D06P1/6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织 面料 染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面料在染色的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化学染料,成品的染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易脱落,引起穿着者皮肤过敏,更有甚者会有致癌性,对人体的 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这些化学染料在合成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水,如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如处理后再排放,处理费用又比较昂贵。现有的天然染色剂又由于制备工艺繁琐成本高等问题,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针对上述现象,专利CN 106087474 A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植物提取液40-60份,壳聚糖10-14份,丙三醇 1-2份,硬脂酸锌1-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3份,云母粉1-2份,月桂基磺基琥珀酸二钠8-15份,四甲基溴化铵0.8-1份,乙基三乙氧基硅烷8-14份,碳酸钠3-6份,水50-60份。该染色剂采用纯天然的植物提取液作为色素源,经合理配置后,对人体无伤害,不易造成人体的过敏,且绿色环保,成本较低,安全无污染,着色既均匀又牢固,不影响纺织面料的柔软性,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但其色泽不鲜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着
色性好,不易褪色,而且色泽鲜艳,对人体无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其创新点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2~6份丙三醇,2~4份二苯醚四酸二酐,1~3份硬脂酸锌,4~6份乙基三乙氧基硅烷,10~ 20份樟树叶萃取液,5~7份壳壳糖,4~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份聚氨基甲酸酯,6~8 份氧化铁红,1~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4份乙酸乙酯,3~5份咪唑啉,5~7份封闭型氰酸酯,5~6份硫酸铝,2~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3~5份丙三醇,2.5~3.5份二苯醚四酸二酐,1.5~2.5份硬脂酸锌,4.5~5.5份乙基三乙氧基硅烷,13~ 17份樟树叶萃取液,5.5~6.5份壳壳糖,4.5~5.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4.5份聚氨基甲酸酯,6.5~7.5份氧化铁红,1.4~1.6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4~3.6份乙酸乙酯,3.5~4.5份咪唑啉,5.5~6.5份封闭型氰酸酯,5.4~5.6份硫酸铝,2.4~2.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3~5份丙三醇,2.5~3.5份二苯醚四酸二酐,1.5~2.5份硬脂酸锌,4.5~5.5份乙基三乙氧基硅烷,13~ 17份樟树叶萃取液,5.5~6.5份壳壳糖,4.5~5.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4.5份聚氨基甲酸酯,6.5~7.5份氧化铁红,1.4~1.6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4~3.6份乙酸乙酯,3.5~4.5份咪唑啉,5.5~6.5份封闭型氰酸酯,5.4~5.6份硫酸铝,2.4~2.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由特殊的原料配比而成,突出了每种原料所具有的特性,集各种原料的优点于一体,因而采用本配方制得的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着色性好,不易褪色,而且色泽鲜艳,对人体无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 6份丙三醇,2份二苯醚四酸二酐,13份硬脂酸锌,4份乙基三乙氧基硅烷,10份樟树叶萃取液,5份壳壳糖,4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份聚氨基甲酸酯,6 份氧化铁红,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份乙酸乙酯,3份咪唑啉,5份封闭型氰酸酯,5份硫酸铝,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纺织面料的染色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2份丙三醇, 4份二苯醚四酸二酐, 3份硬脂酸锌, 6份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20份樟树叶萃取液, 7份壳壳糖, 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5份聚氨基甲酸酯, 8 份氧化铁红, 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4份乙酸乙酯, 5份咪唑啉, 7份封闭型氰酸酯, 6份硫酸铝, 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下原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下原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