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炒锅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5554.5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钟玲;刘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智赢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4 | 分类号: | A47J27/14;A47J36/00;A47J47/01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袋装螺蛳粉的配菜的自动炒锅。
背景技术
螺蛳粉是柳州的特色小吃,以酸、辣、鲜的独特风味而闻名,酸笋是主要配菜之一,酸笋在炒制过程中要加入盐、辣椒粉等调料;目前,小摊或小店里炒制的酸笋是凭借厨师的经验,但对于袋装螺蛳粉配菜的料包就要求每次锅酸笋的味道的误差要小;因此,酸笋在炒制过程就要严格按酸笋的比例手工控制调料的用量,这种手工投放调料的方式不仅存在投料误差大,还存在不卫生和炒制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炒锅,以解决现有袋装螺蛳粉的配菜手工投放调料炒制的方式存在投料误差大和炒制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自动炒锅包括锅体和设在所述锅体上方的炒具总成,所述炒具总成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转轴和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转套,在所述转套上分别通过万向球轴承铰接有多个固态调料筒和液态调料筒;在所述转套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固态调料筒和所述液态调料筒的定位盘,在所述转轴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固态调料筒和所述液态调料筒的限位盘。
上述自动炒锅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转轴设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套通过设在顶部的第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态调料筒和所述液态调料筒均通过底部与所述万向球轴承铰接,所述液态调料筒具有筒身部和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筒身部顶端的嘴部;所述固态调料筒具有筒身部和设在筒身部下部的进料口盖,在所述筒身部上部的筒壁上设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为相同的圆锥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盘通过转动轴承装在所述转套下方;所述限位盘上呈圆周分布有多种深度的径向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盘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固态调料筒和所述液态调料筒卡接的径向槽,在每个径向槽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固态调料筒和所述液态调料筒相抵接的磁性的碰珠。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先将定量的固态调料从筒身部下部的进料口盖装入固态调料筒,并将固态调料筒的顶部向上翻转后卡入定位盘的径向槽,使固态调料筒与磁性的碰珠相磁接;把液态调料筒的筒身部顶端的嘴部打开,将定量的液态调料从筒身部的入口注入液态调料筒内并盖上嘴部,将液态调料筒的顶部向上翻转后卡入定位盘的径向槽,使液态调料筒与磁性的碰珠相磁接;当位于转轴下端的自动炒锅铲将酸笋炒到一定的火候需要放调料时,转动限位盘,使用限位盘上适合深度的径向定位槽分别转至固态调料筒和液态调料筒下方,并将液态调料筒和固态调料筒的顶部向下翻转分别卡入径向槽中,此时,随着转轴和转套的旋转,固态调料会从固态调料筒筒身部上部的通孔落入锅体与酸笋混合,液态调料会从液态调料筒顶部的嘴部落入锅体中与酸笋混合,调料投料均匀、卫生,每锅炒制酸笋的味差小、炒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智赢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智赢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熬汤锅
- 下一篇:大量餐食自动烹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