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3987.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夏兰;陈政;余林颇;胡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60;H01M2/16;H01G11/68;H01G11/3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逆 温度 响应 智能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逆温敏型聚膦腈类衍生物;
所述可逆温敏型聚膦腈类衍生物选自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线性聚膦腈类衍生物和式II所示结构的环状聚膦腈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R1、R2、R3、R4、R5、R6、R7和R8独立的选自式III或式IV的结构,
其中,x选自1~20的正整数,n、m、p和q独立的选自0~10的整数;
R9、R10和R11独立的选自C1~C12的直链烷基或支链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R1、R2、R3、R4、R5、R6、R7和R8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温敏型聚膦腈类衍生物选自具有式V~式XV结构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温敏型聚膦腈类衍生物的重均分子量MW的范围为102~1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温敏型聚膦腈类衍生物与电池内部的集流体、电极层、电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电池结构进行复合,得到复合物,以所述复合物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聚膦腈类衍生物的含量为0.01%~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包括锂一次电池、锂二次电池、钠一次电池、钠二次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电池或太阳能电池。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可逆温敏型聚膦腈类衍生物与电池内部的集流体、电极层、电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电池结构进行复合后,再进行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的组装,得到可逆温度响应型智能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为物理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复合为:
在进行集流体、电极层、电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电池结构的制备过程中将所述可逆温敏型聚膦腈类衍生物加入至所述集流体、电极层、电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的制备材料中混合;
或者,
将所述可逆温敏型聚膦腈类衍生物制备成薄膜,所述薄膜复合于所述集流体、电极层、电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电池结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诺丁汉大学,未经宁波诺丁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39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睫毛烫棒
- 下一篇:竹炭纤维型材(集成电视背景墙装饰线条QH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