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原子钟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3714.2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5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陈江;王心亮;余凤翔;刘丹丹;白杨;施俊如;管勇;阮军;张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4F5/14 | 分类号: | G04F5/14;G02B27/09;G02B27/28;G02B27/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6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斑 准直扩束 直径变换器 光纤分束器 激光光学系统 发射器 真空箱体 直径变换 光纤 激光器 原子钟 饱和吸收光谱 光纤耦合器 激光控制器 声光调制器 光轴重合 激光 输出 | ||
1.一种用于原子钟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激光光学系统(6)通过光纤(4)分别与第一光纤分束器(5)和第二光纤分束器(7)相连,在真空箱体(1)上设置有原子发射器(3)、与原子发射器(3)相对应的CCD图像传感器(9)、3个对射单元,对射单元由A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2)和B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8)构成,A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2)和B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8)对射安装在真空箱体壁上且光轴重合,3个对射单元的光轴交于一点,该交点位于真空箱体(1)的空腔中,A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2)和B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8)的结构相同,A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2)通过光纤(4)与第一光纤分束器(5)相连,B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8)通过光纤(4)与第二光纤分束器(7)相连;
所述的激光光学系统(6)结构为:激光控制器与激光器相连,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一部分进入饱和吸收光谱装置与激光控制器锁定激光的频率,另一部分经过声光调制器,输入到光纤耦合器;所述的A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器(2)的结构为:镜筒(2-2)远离真空箱体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光纤接头(2-1),镜筒(2-2)内沿着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宽带偏振分光棱镜(2-3)、凹透镜(2-4)、二分之一波片(2-5)、第二宽带偏振分光棱镜(2-6)、双胶合透镜(2-7)、液体透镜(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钟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个对射单元的光轴在三维空间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20°或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钟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宽带偏振分光棱镜(2-3)与光纤接头(2-1)之间的距离为9~20mm,第一宽带偏振分光棱镜(2-3)与凹透镜(2-4)之间的距离为2~7mm,所述的凹透镜(2-4)与二分之一波片(2-5)之间的距离为2~7mm,所述的二分之一波片(2-5)与第二宽带偏振分光棱镜(2-6)之间的距离为2~7mm,所述的第二宽带偏振分光棱镜(2-6)与双胶合透镜(2-7)之间的距离为15~100mm,所述的双胶合透镜(2-7)与液体透镜(2-8)之间的距离为3~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子钟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透镜(2-4)的焦距为-30mm~-8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子钟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透镜(2-8)入射面为凹面、出射面为平面,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45mm~-6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子钟准直扩束光斑直径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宽带偏振分光棱镜(2-3)和二分之一波片(2-5)以及第二宽带偏振分光棱镜(2-6)的波长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37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形光缆及其敷设方法
- 下一篇: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