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温的燃气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2516.4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冯添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4 | 分类号: | F16K31/64;F16K27/12;F16K17/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燃气 阀体 装置 | ||
1.一种可控温的燃气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普通阀体总成,所述燃气阀体装置包括阀体(1)、复位元件(2)、阀芯(3)、第一受热变形体(5)以及调温组件;
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阀芯移动通道并在所述阀芯移动通道上设置有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用于向普通阀体总成输送燃气;
所述阀芯(3)活动设置在所述阀芯移动通道内且所述阀芯(3)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复位元件(2)与所述阀芯移动通道的底部相抵接;
所述第一受热变形体(5)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并位于所述阀芯(3)的第二端的一侧,用于通过导热件与普通阀体总成中需要控温的零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受热变形体(5)在受热时变形驱动所述阀芯(3)向所述阀芯移动通道的底部移动至断气位置,以使所述阀芯(3)隔断所述燃气通道;在所述第一受热变形体(5)由于冷却而恢复到自然状态的过程中,所述阀芯(3)在所述复位元件(2)的驱动下从所述断气位置以背向所述阀芯移动通道的底部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燃气通道恢复通气;
所述调温组件与所述第一受热变形体(5)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受热变形体(5)到所述断气位置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受热变形体(5)为双金属片并且具有第一活动端部(51);所述第一活动端部(51)具有主动层侧和被动层侧,且所述第一活动端部(51)的被动层侧朝向所述阀芯(3)的第二端,以使所述第一受热变形体(5)在受热时所述第一活动端部(51)向所述阀芯(3)的第二端弯曲并推动所述阀芯(3)向所述阀芯移动通道的底部移动;
其中,所述调温组件包括阀体盖(6)、绝缘隔热体(7)和阀杆(8);所述阀体盖(6)安装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阀体盖(6)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阀芯移动通道的导轨;所述绝缘隔热体(7)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绝缘隔热体(7)通过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轨嵌设在所述阀体盖(6)上并可相对滑动;所述阀杆(8)和所述绝缘隔热体(7)丝杆连接;所述第一受热变形体(5)设置在所述绝缘隔热体(7)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燃气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阀体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隔热体(7)上的第二受热变形体(9)与导体片(10);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9)用于通过导热件与普通阀体总成中需要控温的零部件连接;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9)还用于与点火脉冲回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导体片(10)用于与点火脉冲电路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上设有第一导电触点(11),所述导体片(10)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1)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导电触点(12);在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9)处于自然状态下且所述导体片(10)未被弯曲时,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1)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12)相接触以使所述点火脉冲回路导通;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9)在受热时变形使得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1)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12)相分离;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9)在冷却时逐渐恢复为自然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1)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12)重新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温的燃气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9)为双金属片并且具有第二活动端部(91);所述导体片(10)具有第三活动端部(101);所述第二活动端部(91)具有被动层侧与主动层侧;所述第二活动端部(91)的被动层侧背向所述导体片(10);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1)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端部(91)的主动层侧上;所述第二导电触点(12)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动端部(101)上并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1)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温的燃气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端部(91)的被动层侧朝向所述第一活动端部(51)的主动层侧;所述第一活动端部(51)的主动层侧上还设置有绝缘体(13);所述绝缘体(13)位于所述第一活动端部(51)的主动层侧与所述第三活动端部(101)之间;当所述第一受热变形体(5)和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9)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绝缘体(13)支撑所述第三活动端部(101)向背向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9)的方向弯曲,以使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1)和所述第二导电触点(12)分离;所述第二受热变形体(9)的热膨胀系数低于第一受热变形体(5)的热膨胀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25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素机
- 下一篇:一种富氧官能团碳/伊利石复合吸附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