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梗五加提取液、短梗五加提取液的应用和短梗五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1797.1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艳;孙宝俊;郭军;田甜;黄贞;郭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五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葛松生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加 提取 应用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梗五加提取液、短梗五加提取液的应用和短梗五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食品饮料技术领域,该提取液主要由短梗五加干果依次经过酒制、煎煮和榨汁制备而成。经酒制后煎煮榨汁的短梗五加,其有效成分溶出更多,具有更好的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血脂的功效,对各种亚健康人士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制备果酒、饮料、糖果、调味剂或保健食品。由该短梗五加提取液、甜菊糖苷、柠檬酸、柠檬酸钠、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制得的短梗五加饮料中短梗五加提取液含量在90%以上,有效缓解了现有的短梗五加饮料普遍为多组分调配饮料,短梗五加成分含量不高的问题。同时,该短梗五加饮料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短梗五加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饮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短梗五加提取液、短梗五加提取液的应用和短梗五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短梗五加又名五加参,为五加科药食两用灌木植物,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论述“宁得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短梗五加富含硒、铁、钙、锌等微量元素,传统中医认为短梗五加具有祛风化湿、活血化瘀和健胃利尿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短梗五加的市场需求迫切,价格不断上扬,短梗五加的深加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现有的短梗五加的提取方法均以鲜果榨汁或者干果煎煮的方式得到,短梗五加有效成分溶出不多,其营养和保健价值利用并不充分。同时,现有的短梗五加饮料普遍为多组分调配饮料,短梗五加含量不高,一般不超过10%。
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有效成分溶出多,具有更好的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血脂的功效的短梗五加提取液,以及一种利用该提取液制备果汁含量更高的饮料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必将受到市场的欢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梗五加提取液,该提取液主要由短梗五加干果依次经过酒制、煎煮和榨汁制备而成。经酒制后煎煮榨汁的短梗五加提取液,其有效成分溶出更多,具有更好的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血脂的功效,对各种亚健康人士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缓解了现有短梗五加提取液有效成分溶出不多,营养和保健价值利用并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梗五加提取液在制备果酒、饮料、糖果、调味剂或保健食品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梗五加饮料,该饮料由短梗五加提取液、甜菊糖苷、柠檬酸、柠檬酸钠、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组成,该饮料中短梗五加提取液含量在90%以上,富含金丝桃苷和异嗪皮啶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血脂的功效,有效缓解了现有的短梗五加饮料普遍为多组分调配饮料,短梗五加成分含量不高的问题。同时,该短梗五加饮料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短梗五加风味。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梗五加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流程安全,整个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制备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短梗五加提取液,所述短梗五加提取液主要由短梗五加干果依次经过酒制、煎煮和榨汁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将短梗五加干果与黄酒按4~6:1的比例混合均匀闷润至黄酒被吸进,随后隔水蒸制20~30h,干燥后得到酒制短梗五加;将制得的酒制短梗五加与水以1:2~4的比例混合后煎煮1~3h,然后对煎煮液进行榨汁,制得短梗五加提取液。
进一步的,煎煮温度为85~9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短梗五加提取液在制备果酒、饮料、糖果、调味剂或保健食品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短梗五加饮料,按照质量百分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上述短梗五加提取液92.5~98.6%、甜菊糖苷0.1~0.5%、柠檬酸 1~4%、柠檬酸钠0.1~1%、黄原胶0.1~1%和羧甲基纤维素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五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丹东五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