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嘧菌环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1725.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毛堂富;徐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A01N25/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嘧菌环胺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葡萄灰霉病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嘧菌环胺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葡萄灰霉病防治的杀菌组合物,例如中国专利“CN 105994402 A”公开了一种“防治葡萄灰霉病的中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组成:癣草60-90份、老鹳草30-50份、老枪谷子120-180份、白背叶根30-60份、九眼独活30-60份、鸡眼草40-60份、烂脚草60-90份、母菊30-60份、三白草20-50份、兰香草10-30份。另外,中国专利“CN 106615071 A”公开了一种“紫檀芪在防治葡萄灰霉病和荔枝霜疫霉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紫檀芪或其溶液在防治霜疫霉病中的应用,可用于葡萄和荔枝上两种采后葡萄灰霉病菌和荔枝霜疫霉病菌病害的防治,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抗菌剂联合使用,以增强抗菌效果或降低其毒副作用。
发明人经过长期试验验证,该上述几种杀菌组合物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1)、通过对上述几种杀菌组合物公开的几种具体配比进行试验,发现对葡萄灰霉病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针对上述几种杀菌组合物所公开的几种剂型,经过试验验证发现均存在不同问题的缺陷。例如,制成的可湿性粉剂容易引起产品粘结,不易在水中分散悬浮,或堵塞喷头,在喷雾器中道理沉淀等现象,造成喷洒不匀,易使作物局部产生药害,其主要原因在于助剂和填料的选择均存在不同的缺陷。
3)、复配问题,通过对上述几种杀菌组合物公开的几种具体配比进行毒力试验、热贮稳定性试验以及共毒系数测定发现,均无法达到明显的加成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嘧菌环胺悬浮剂,该悬浮剂设计合理,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嘧菌环胺悬浮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嘧菌环胺是一种植物杀毒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穿透及根部内吸活性。叶面喷雾或种子处理,也可做大麦种衣剂用药。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盈枯病以及小麦眼纹病等。它属于蛋氨酸生物合成抑制剂,同三唑类、咪唑类、吗啉类、苯基吡咯类等无交互抗性,适宜作物为小麦、大麦、葡萄、草莓、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本发明的嘧菌环胺悬浮剂,其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发明制备的悬浮剂在悬浮率、湿筛试验等以及热贮稳定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配比所制备的产品。
2)、通过实验验证,以30%含量的嘧菌环胺悬浮剂,可对葡萄灰霉病起到明显防治效果,而其它配比的制剂,均无法达到明显防治效果。同时,不同嘧菌环胺添加量的实际毒性并未随着理论毒性的增强而提升,实际毒性和理论毒性之间并无有规律性的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嘧菌环胺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将原料抽入配制釜混合搅拌后经胶体磨初研磨,再经砂磨机细磨,取样分析,合格后过滤、计量、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嘧菌环胺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较为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实施例内容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嘧菌环胺悬浮剂的制备,以及各实施例所制备的悬浮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结果、热贮稳定性试验结果。
实施例1
30%嘧菌环胺悬浮剂,各组分及其重量份如下:
制备方法:将原料抽入配制釜混合搅拌后经胶体磨初研磨,再经砂磨机细磨,取样分析,合格后过滤、计量、包装、入库。
实施例2
29%嘧菌环胺悬浮剂,各组分及其重量份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1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