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声口腔医疗设备的工作尖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7998.4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葛学军;宾士友;林剑华;朱添幸;梁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7/20 | 分类号: | A61C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声 口腔 医疗 设备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声口腔医疗设备的工作尖。
背景技术
超声口腔医疗设备是牙科领域常用的医疗器械,可用于刮除牙齿表面的结石、牙菌斑,牙齿窝洞的制备,牙齿根管治疗等。超声洁牙机上安装有超声换能器,作为超声波振荡源,通过将电能是转换成超声波振荡,带动安装在换能器上的工作尖工作。超声振动的洁牙机工作尖与牙齿表面接触后,就能实现超声洁牙机的刮除牙齿表面的结石等功能。
工作尖一般包括工作尖头部、工作尖颈部和工作尖连接部,工作尖连接部用于与超声洁牙机连接,其通过工作尖颈部连接工作尖头部,工作尖头部与牙齿接触进行相应的操作。但是,现有的工作尖中的工作尖头部、工作尖颈部和工作尖连接部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如,公开号为CN106214279A和CN 205234684 U等中国专利)。因此,在牙齿洁治和牙周治疗的过程中,工作尖头部不能够贴合牙面,深入到根面凹槽、梨形沟和根分叉脊顶部,最终无法彻底地清除龈下根面沉积物。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超声口腔医疗设备的工作尖。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超声口腔医疗设备的工作尖,包括工作尖头部、工作尖颈部和工作尖连接部,所述工作尖颈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尖连接部的端部,所述工作尖颈部的另一端向所述工作尖连接部的一侧弯曲后连接所述工作尖头部的端部,所述工作尖颈部和所述工作尖连接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工作尖头部远离所述工作尖颈部的一端朝着所述工作尖颈部所在平面的相反方向弯曲,并且所述工作尖头部所处的平面与所述工作尖颈部所处的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工作尖头部、所述工作尖颈部和所述工作尖连接部均为钛合金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工作尖中工作尖头部的弯曲度设计,能够完美地贴合牙面,尖端呈球形,可深入到根面凹槽、梨形沟和根分叉脊顶部,能彻底地清除龈下根面沉积物;并且配合其钛合金材质的设计,使得治疗时医生和患者的舒适度感受更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工作尖头部所处的平面与所述工作尖颈部和所述工作尖连接部所处的平面相互垂直。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工作尖头部更能贴合牙面。
进一步,所述工作尖头部远离所述工作尖颈部的一端上设有圆球体,所述圆球体的直径为0.5至3mm。
进一步,所述圆球体的直径为0.9mm。
进一步,所述工作尖颈部为圆弧弯曲条,其对应的圆心角α为90至160°。
进一步,所述工作尖颈部对应的圆形角α为120°。
进一步,所述工作尖头部为圆弧弯曲条,其对应的圆半径R为5至20mm。
进一步,所述工作尖头部对应的圆半径R为8mm。
进一步,所述工作尖头部远离所述球体的端部与所述圆球体外周的最长直线距离L为5至30mm。
进一步,所述工作尖头部远离所述球体的端部与所述圆球体外周的最长直线距离L为15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各部件采用上述尺寸组装成的工作尖,其与人体生理结构相匹配,能够完美地贴合牙面,治疗时更有利于提高医生和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工作尖头部,2、工作尖颈部,3、工作尖连接部,4、圆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7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