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权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3313.9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4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松;肖振华;夏琦;黄可;陈瑞东;刘小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40/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主权 区块 供应 金融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金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主权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供应链金融SCF(Supply Chain Finance)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企业层面)。是指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的企业,依托高信用优势广开门路获得廉价资金,向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获得新利润增长点,构建更紧密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现有供应链金融中,赊销已成为交易的主流方式,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供应商,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又会直接导致后续环节的停滞,甚至出现"断链"。
现有供应链融资效率低下。供应链金融链条长、涉及的企业众多,数据分散,信息透明度低,难以建立中小企业征信所需的高效完善的动态数据管理模型,制约了融资时效性。
现有供应链金融难以高效发挥其信贷作用。目前缺乏有效的征信系统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难以根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内产品的假冒伪劣问题及其引发的信贷风险。
现有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协同发展受制约。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占据资金绝对控制权的模式下,资金流生态呈现出中心化、缺乏细化金融支持,缺乏对部分物流环节金融创新潜力挖掘能力,未能有效整合银行资金优势协同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主权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应用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由于供应链数据综合能力局限性导致的供应链融资率低下、供应链无法高效发挥其信贷作用,并同时也制约了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协同发展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主权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并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和贸易信息,获得产业数据;
步骤2、结合大数据模型和风控分析模型,对产业数据进行操作处理,获得账务记录数据作为账目,由账务记录数据建立各个分区块链记录并存储各个分区块链记录至对应的区块中,将所有区块作为区块链账务系统的账本;
步骤3、由监管方通过主权区块链监督节点对步骤1和步骤2区块链账务系统所输入产业数据和所作操作处理进行监管。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还包括通过将接入区块链的节点进行由国家权力实体主导的审计与管理构建主权区块链。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其中进行操作处理,包括进行信用管理、融资服务、存贷管理、资金管理和/或交易管理这些操作。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其中,通过将金融机构或监管方作为记账方结合大数据模型和风控分析模型对产业数据进行操作处理。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通过哈希算法结合公私密钥签名认证方法对达成共识的账目加时间戳后,建立出各个分区块链记录。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在区块链账务系统中将各区块初始的数据和变化的数据广播至区块链中所有节点,该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区块链中某个节点将其接收到的数据放入一个新的区块;
步骤②、由该节点不断生成随机字符串计算随机数的答案;
步骤③、当该节点计算获得的答案与随机数匹配时,将其区块广播至所有节点;
步骤④、其他节点对该答案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判断区块为有效并接收该区块;
步骤⑤、当再有新的区块产生时,对应的节点将其刚刚接收区块的哈希散列添加进去,跳转至步骤②。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步骤3中任意一个步骤,在具有数据共享和信用交换统一标准的金融标准体系下进行。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将供应链中信用流和资金流通过扁担模型构建交互机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第一点,供应链数据整合,包括整条供应链相关方数据、第三方金融机构数据及监管方数据;
第二点,对供应链整条产业链进行信用管理、融资服务、存贷管理、资金管理、交易管理,金融机构结合大数据和风控分析模型,打造全流程区块链账务系统,保证交易安全透明,实现资金流的闭环;
基于第二点,经区块链账本记录的供应链金融全流程数据信息和相关方交易信息,是可信、可靠、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体系,由时间戳、哈希算法、密钥、共识算法保证其可追溯、无法篡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3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