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蕨菜种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9745.2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蒋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禾泉农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C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蕨菜 种苗 快速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蕨菜种苗的快速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蕨菜是我国主要的野生蔬菜之一,以拳卷的幼嫩叶和叶柄为食用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人们对野生蕨菜的过度采集,使蕨菜不能正常的生长和繁衍,造成了野生资源的急剧萎缩甚至枯竭,蕨菜产品供不应求,蕨菜的人工栽培与野生抚育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蕨菜属于高等孢子植物,它没有种子,只能靠孢子和根状茎无性繁殖,而自然条件下孢子繁殖的难度大、周期长。野外自生的蕨菜根状茎比较瘦弱,质量差,繁殖系数较低,长得不壮,易老化产量有限,限制了蕨菜栽培的发展。目前人工栽培一般采用根茎栽植 ,但挖掘根茎既费时费工 ,又对蕨菜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因此传统的人工栽培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蕨菜种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利用孢子进行培育,很好的改善了传统孢子繁殖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蕨菜种苗的快速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孢子采集:
当蕨菜叶片边缘的孢子粉变黄色或暗绿色时,将此类成熟的蕨菜叶片剪下放入纸袋中,然后置于温度为24~26℃的恒温箱内进行干燥处理,3~4h后取出用直径为0.21~0.23mm的金属筛过筛,制得蕨菜孢子粉备用;
(2)培养基制备:
将腐殖土、细河沙、松针粉按照质量比60~70:3~5:1~2进行混合后,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后制得培养基备用;
(3)孢子播种:
将步骤(1)处理后的孢子粉浸入到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处理10~15min,取出后再将孢子粉喷洒在步骤(2)制得的培养基上,控制每平方米培养基孢子粉的喷洒量为0.1~0.3g,播种完成后再对培养基表面雾化喷水一次;
(4)播种后管理:
a.在孢子粉播种后的第1~10天期间,每隔一天对培养基施加一次营养液处理,控制每平方米培养基营养液的喷洒量为40~50ml,所述营养液中各物质及其重量份为:10~14份硫酸镁、3~5份硫酸锌、4~6份硫酸亚铁、6~9份氯化钙、1~3份硝酸镱、1~3份硝酸镧、3~6份复合维生素、1000~1200份水;
b.在孢子粉播种后的第30~35天期间,每天均对培养基施加一次超声波处理,控制超声波施加的频率为40~44kHz,每次施加的时长为6~8h;
(5)成苗育成:
当蕨菜孢子发育出苗长至地上高度达20~25cm时,即育成合格成苗,可进行出土移栽。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恒温箱内干燥处理时的相对湿度控制为70~75%。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细河沙的颗粒大小为0.2~0.4mm。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松针粉事先经过粉碎后过100目筛。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400~450g/L。
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a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
进一步的,步骤(4)操作b中所述的超声波处理选择于每天上午9.00开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禾泉农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禾泉农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9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秋葵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仙花雕刻品贮运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