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东方平腹小蜂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林木害虫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46979.1 申请日: 2017-05-17
公开(公告)号: CN106973866B 公开(公告)日: 2020-11-17
发明(设计)人: 曹亮明;唐艳龙;王小艺;杨忠岐;辛蓓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A01G13/00
代理公司: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代理人: 李中强
地址: 10009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东方 平腹小蜂 人工 繁育 方法 防治 林木 害虫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东方平腹小蜂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林木害虫中的应用,通过选择柞蚕的卵作为东方平腹小蜂的替代寄主,筛选事宜的繁殖条件,使得东方平腹小蜂的寄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应用东方平腹小蜂防治斑衣蜡蝉,东方平腹小蜂对斑衣蜡蝉卵的寄生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繁育东方平腹小蜂(Anastatus orientalis)的人工繁育方法,以及东方平腹小蜂在防治林木害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属同翅目Homoptera蜡蝉科Fulgoridae,别名蝽皮蜡蝉、斑衣、樗鸡、红娘子等。主要危害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香椿Toona sinensis、苦楝Melia azedarach、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杨Populus sp.、柳Salix sp.、葡萄Vitis vinifera和苹果Malus sp.等多种林木和果树。在我国分布广泛,为我国本土害虫,因天敌等因素的影响,其在我国只在部分地区零星发生,近年来,斑衣蜡蝉在我国的葡萄种植园的危害呈现加重的趋势。斑衣蜡蝉在上世纪30年代传入韩国,但并未发生大的危害,近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天敌缺乏,其在韩国逐渐爆发成灾,危害多种林木和果树,成为韩国危害较重的害虫之一。

平腹小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旋小蜂科(Eupelmidae)平腹小蜂属(Anatatus),我国已记录的寄生森林害虫的平腹小蜂约10种,我国目前有四种平腹小蜂研究和生物防治利用较多,分别为:白附平腹小蜂(Anatatus albitarsis)、舞毒蛾平腹小蜂(Anatatus japonicus)、黄纹卵平腹小蜂(Anatatus sp.)、双斑平腹小蜂(Anatatus sp.)。东方平腹小蜂(Anastatus orientalis)是我们团队发现的平腹小蜂属的新种。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林木害虫天敌的新品种的发现、人工繁育等研究,之前已就部分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例如CN 201510359085.7、CN 201510359064.5等,也发表过相关论文,例如《斑衣蜡蝉及其卵寄生蜂研究》。我们团队尝试对东方平腹小蜂进行人工繁育,以期望扩大斑衣蜡蝉的生物天敌范围。目前现有技术中平腹小蜂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利用寄主卵(天然的、人工的)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繁殖,繁殖效率不是很理想,我们团队结合前人在平复小峰繁育上的经验,大胆尝试,创造性的实验研究,发现特定温度、湿度的变化能够提高东方平腹小蜂的繁育效果,经过大量研究、不断完善,进而完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繁育东方平腹小蜂的方法,以及东方平腹小蜂在防治林木害虫中的应用,以通过采用人工繁育的方法繁育东方平腹小蜂成虫并进行储存,以便将其应用在防治林木害虫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东方平腹小蜂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柞蚕卵平铺到培养皿中,然后接入健康且经过交配的东方平腹小蜂雌蜂,所述东方平腹小蜂雌蜂与柞蚕卵的数量比为1:10,同时饲喂蜂蜜水;

(2)将培养皿放在20-21℃,相对湿度55%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1-2天;再将人工气候箱中的温度调节为24-25℃,相对湿度60%,培养1-2天;再将人工气候箱中的温度调节为27℃,相对湿度65%,培养3-4天,待东方平腹小蜂产卵后,将被寄生的柞蚕卵从人工气候箱中取出,然后进行挑选、备用。;

优选地,将被东方平腹小蜂寄生的柞蚕卵置于温度为6-10℃,湿度为30-40%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储存,且储存时间不超过90天;

本发明还揭示了东方平腹小蜂在防治林木害虫中的应用,在林木害虫的卵期,将本发明变温变湿繁育的被东方平腹小蜂寄生的柞蚕卵从人工气候箱中取出,运送至林间,选择温度高于20℃的晴天或者阴天释放,释放时将所述柞蚕卵粘贴在纸片上,将纸片悬挂于植物的主干;

优选地,东方平腹小蜂释放前调查害虫虫口密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6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