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6547.0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4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靓之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充电器 散热功能 内壁 手机 电机 充电线 风扇 转轴 转动 充电过程 充电接口 充电设备 连接插头 手机充电 通风口 散热网 输出端 通风箱 支撑板 动轮 排出 套接 散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充电器,涉及充电设备领域。该带散热功能的手机手机充电器,包括手机充电器座,所述手机充电器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手机充电器座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充电接口,所述手机充电器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远离手机充电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插头,所述手机充电器座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该带散热功能的手机手机充电器,通过电机的转动,间接带动风扇的转动,使手机在充电过程中散发的热量通过通风箱和散热网被风扇所产生的风带走,经过通风口排出,这样在手机充电过程手机所产生的热量就会大大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在我们生活中成了比较常见的通讯工具,也渐渐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手机是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说手机充电器了,手机的发展相应的也带来手机手机充电器的发展。
手机手机充电器的作用主要是手机的充电。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手机充电器在给手机充电过程中,手机很容易发热,在充电过程中手机发热带来的直接损害就是电池的损伤,会造成电视寿命缩短,电池不耐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充电器,解决了手机充电时发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充电器,包括手机充电器座,所述手机充电器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手机充电器座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充电接口,所述手机充电器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远离手机充电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插头,所述手机充电器座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分别啮合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轴心处套接有第一轴承杆,所述第一轴承杆远离第一从动轮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一轴承的轴心处,所述第一轴承镶嵌在手机充电器座靠近电机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杆,所述第二轴承杆远离从第二从动轮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轴承的轴心处,所述第二轴承镶嵌在手机充电器座靠近电机的一侧的内壁上,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对称设置在电机的两侧,所述手机充电器座靠近电机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轴承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第一轴承杆靠近风扇的的一端表面套接有通风罩,所述通风罩远离第一从动轮的一端插接有通风箱,所述通风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网。
优选的,所述手机充电器座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垫,且保护垫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轴承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轴承杆以电机中轴线对称分别设置在电机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通风口设置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通风罩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通风罩以电机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在电机的两侧。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手机充电器。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该带有散热功能的手机手机充电器,通过电机的转动,间接带动风扇的转动,使手机在充电过程中散发的热量通过通风箱和散热网被风扇所产生的风带走,经过通风口排出,这样在手机充电过程手机所产生的热量就会大大减少,对手机电池的损害会大大降低,手机电池的寿命就会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靓之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靓之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6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