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易开裂的生物灰硅酸盐水泥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3639.3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28 | 分类号: | C04B7/28;C04B7/02;C04B7/36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3208 | 代理人: | 江妹 |
地址: | 41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开裂 生物 硅酸盐水泥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易开裂的生物灰硅酸盐水泥及其生产方法,其中硅酸盐水泥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组分配制而成: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55%~75%、脱硫石膏4%~8%、腐殖土4.5%~10.0%、生物灰7~15%、聚乙烯醇1‑3%、碎石粉5‑10%、沸石粉5%~8%及生物菌外加剂0.2%~1.0%。本发明能够渗透到水泥环、地层和套管接头的微细缝中,对于易漏层、垂直裂缝性地层或孔隙性地层,具备了良好的挤水泥、堵漏和充填微小空隙的作用,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而且增强水泥浆的密实度和强度,而且基于生物灰的水泥浆是生物菌很好的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酸盐水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易开裂的生物灰硅酸盐水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再生能源循环利用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生物质(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等)作为燃料替代传统燃煤用于火力发电得到了快速推广,而电厂的生物质燃料余灰成了我国当前排量逐年增多的工业废料之一,这些余灰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不加利用,也是浪费资源。而水泥生产领域有着混合材的添加数量多,种类广等特点,一般有各种粉煤灰、火山灰、硅灰、矿渣及其他各种材料等,但利用生物灰作为混合材还没见过。
因此,若是能将各种棉梗、谷壳、桔杆、芦苇梗、木宵、竹枝叶燃烧后的生物灰应用到水泥的制备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泥成本较高、不易开裂性差、水泥易开裂的不足,显得意义十分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棉梗、谷壳、桔杆、芦苇梗等燃烧后的生物灰作为混合材添加的不易开裂的生物灰硅酸盐水泥及其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不易开裂的生物灰硅酸盐水泥,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组分配制而成: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55%~75%、脱硫石膏4%~8%、腐殖土4.5%~10.0%、生物灰7~15%、聚乙烯醇1-3%、碎石粉5-10%、沸石粉5%~8%。
上述组分还包括生物菌外加剂0.2%~1.0%。
所述腐殖土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超过80%,而且腐殖土是微生物得以生存的营养环境。所述聚乙烯醇可以增加流动性及胶粘性。
所述生物菌外加剂为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巴斯德芽孢八叠球菌的混合外加剂,按重量计,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巴斯德芽孢八叠球菌=1~2:3~2:1。
所述光合细菌能够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将二氧化碳变成碳酸根离子,而碳酸根离子可以跟钙离子生成碳酸钙,增强水泥的强度和密实度。
所述巴斯德芽孢八叠球菌是欧洲ECO-CEMENT研发团队成功筛选出的耐恶劣环境的菌株。
上述不易开裂的生物灰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水泥基材料:按配方比重将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脱硫石膏、腐殖土、生物灰、沸石粉通过微机控制送入水泥磨中,磨制出通用硅酸盐水泥浆;
(2)接种: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巴斯德芽孢八叠球菌分别接种至各自的培养基中,在恒温培养箱振荡培养;
(3)离心:将步骤(2)生长至稳定期的菌株分别离心6~10min,离心转速为3000~6000rpm;
(4)混合:将离心后所得浓度分别为1.0×106~1.0×108cell/ml、1.0×106~1.0×108cell/ml的芽孢杆菌液、光合细菌液和巴斯德芽孢八叠球菌液一起加入到步骤(1)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浆中,然后加入聚乙烯醇,搅拌混合,从而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3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