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火焰温度条件下引信烧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2022.X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庆;张利;李猛;王宇宁;张鹤;殷志军;白冬龙;赵英竣;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5196部队 |
主分类号: | F42B33/06 | 分类号: | F42B3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2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焰 温度 条件下 引信 烧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烧毁方法,尤其是一种低火焰温度条件下引信烧毁方法。
背景技术
报废弹药中,引信销毁的方式有烧毁和拆卸分解两种模式,而烧毁是其最主要的销毁模式。一般需要在火工品烧毁炉或者 移动式火工品烧毁炉中进行,这两种装备都是以高温的环境(炉内温度大于600℃),引爆引信中的炸药,达到烧毁的目的。但此模式资源消耗较多、利用品回收率低。而且需要专业的设备和环境进行烧毁,适用能力弱,不能应用在野外烧毁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低火焰温度条件下引信烧毁方法使用特定的引信烧毁笼,在引信烧毁笼内选用木材燃料进行铺设,之后在木材内部填满上部堆积的方法放置待烧毁引信,之后进行点燃和烧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需要专业的设备和环境进行烧毁而导致的适用能力弱,不能应用在野外烧毁工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低火焰温度条件下引信烧毁方法,其步骤为:
1)、燃烧性能分析:碳化过程的木材热分解反应剧烈,产生的可燃物最多使得热释放速率达到最大值,形成第一个波峰,此后木材继续燃烧,但是表现平稳,温度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值;随着温度的升高,碳化物也开始燃烧,并发生较短的蓝色火焰,此时可燃物增多,热释放率增加,形成第二个波峰,木材燃烧火焰不稳定且在室外条件下可能受到风速影响,整合得到的温度变化曲线,得出火焰温度在300℃-500℃之间,低于规定燃烧炉内温度,确定使用木材为燃料;
2)、烧毁方法确定:根据试验得到的引爆管碎片参数确定,在室外采用笼式烧毁方法销毁引信,并制造引信烧毁笼;
3)、烧毁准备:
3a)、将木材等距间隔,成层状结构,并且相邻层之间为横纵交错的方式铺设在引信烧毁笼内部,在每层的间隔空隙中填满待烧毁引信,保证整体高度在1.2米范围内;
3b)、在最上层的木材上堆积待烧毁引信,引信成三角状堆积,堆积高度不得超过木材的铺设高度;
4)、点火烧毁;
5)、保证烧毁时间大于等于45分钟,直到引信全部烧毁为止;
6)、清理:烧毁完成,间隔4小时之后,对引信烧毁笼内进行清扫清理;
7)、维护:引信烧毁笼在每次使用之后,为了避免引信爆炸引发笼体结构安全性问题的发生,需要对其进行焊接面的检查维护或者整体更新。
低火焰温度条件下引信烧毁方法所使用的引信烧毁笼:
所述的引信烧毁笼纵截面下部为矩形,上部为等腰三角形,引信烧毁笼的边框由钢板焊接而成,整体由若干根圆钢竖直排列焊接而成,引信烧毁笼的前端面为门体结构,门体结构上分布有多个门插;引信烧毁笼的底面及下部四周为保温作用的钢板结构,引信烧毁笼内部底面上设置有保温篦子。
所述的门体结构中笼门边框内侧焊接有作为防护作用的圆钢。
所述的圆钢的外侧横向设置有支撑横钢,支撑横钢整体横跨并焊接在圆钢上,且两端焊接在边框的钢板上。
所述的钢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作用的圆钢。
所述的引信烧毁笼的顶角为60°。
所述的圆钢直径为30mm,圆钢之间间隔为22mm。
所述的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在引信烧毁笼整体外部1m-5m距离范围,安装有带有顶网的五面钢丝防护网,钢丝直径为1㎜,网孔为1㎝。
当外界风力大于5级时,调整引信烧毁笼的位置,使其门体结构在迎风面上。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低火焰温度条件下引信烧毁方法,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适用能力强,可以使用在野外作业,不需要特定的烧毁炉。
2)、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3)、烧毁取材方便,可以直接利用引信包装箱的木材进行烧毁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引信烧毁笼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温篦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低火焰温度条件下引信烧毁方法,其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5196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5196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2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游艇
- 下一篇:一种斜船台下水牵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