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油废硅藻土助滤剂循环再生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1474.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9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康永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天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4 | 分类号: | B01J20/14;B01J20/34;B01D5/00;B01D53/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任军培;李婷 |
地址: | 073000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 硅藻土 助滤剂 循环 再生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硅藻土再生技术领域,提出了含油废硅藻土助滤剂循环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器,所述再生器连接有分凝装置和电焙烧回转窑炉,所述分凝装置连接有冷凝器,所述电焙烧回转窑炉连接有分选装置,所述电焙烧回转窑炉包括架体和旋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炉筒,所述炉筒外依次设置有电炉丝和保温炉壳,所述炉筒内设置有切环装置,所述切环装置包括长条形的杆体,所述杆体的截面为三条向内凹的弧线围成的三边形。还提出含油废硅藻土助滤剂循环再生方法,包括步骤:脱附再生、再生硅藻土焙烧、破碎分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硅藻土再生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分离将工艺复杂化,脱附出的油品品质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藻土再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油废硅藻土助滤剂循环再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铝加工行业冷轧及箔轧过程中,轧辊和轧件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将在其使用的轧制油里留下少量的铝屑、灰尘及其他微小颗粒,该轧制油需要定期使用硅藻土进行过滤净化,当硅藻土过滤饱和后,油泥堵塞微孔,影响过滤效率,因此,需要进行更换,更换掉的含油硅藻土需要处置的物料,其为危险废物。
现有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废硅藻土处理技术“硫酸—过滤精制技术”、“溶剂置换过滤精制技术”、“溶剂置换—蒸馏精制技术”,其中“硫酸—过滤精制技术”将含油硅藻土加入稀硫酸溶液中,萃取其中油份,实现油土分离,再对所萃取出的油品进行酸碱中和,硅藻土作为铺路材料或直接填埋,稀硫酸废水循环利用或者排污处理,该工艺技术使用大量酸碱化学品,消耗大量水,对硅藻土不能有效回收利用,经济性和环保性不足,而且硅藻土中还含有40%~50%的稀硫酸,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即使通过氢氧化钠进行处理,还是含有4%以上的油份,属于危废,有很大的危害;“溶剂置换—蒸馏精制技术”是将含油硅藻土加入萃取有机溶剂中,将油份萃取,实现油土分离,再将萃取液相进行蒸馏分离,回收萃取剂和产品油份,含有萃取溶剂的硅藻土再进行一步的热法分离,该工艺流程较长,分离过程中又引入萃取剂,将工艺复杂化,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分离将工艺复杂化,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分离效率低。现有技术中,有通过电磁加热再生器对含油硅藻土进行脱附再生,但是脱附出的油品并不进行处理,品质较差,仍然需要处理后才能作为产品出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油废硅藻土助滤剂循环再生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含油废硅藻土助滤剂循环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脱附再生:
含油废硅藻土送至再生器,搅拌下升温,在温度50℃~220℃、真空度-0.01MPa~-0.1MPa条件下脱附再生1~5h,得到含油量不超过900mg/kg的再生硅藻土,再生硅藻土由再生器底部出料,油份充分汽化后由再生器顶端排出;
B、再生硅藻土焙烧:
将再生硅藻土和纯碱一起送至回转窑炉中进行焙烧,待窑炉内温度升高至500~1200℃后反应充分,得到高纯度的焙烧硅藻土,焙烧硅藻土经破碎后,根据粒径进行分选为不同规格的硅藻土产品;
C、油气回收再利用:
再生器排出的油气根据脱附再生温度不同进行分段冷凝,得到不同规格的回收油品。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B中,纯碱的加入量为再生硅藻土质量的0.5%~10%,焙烧时间10~120min。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C中,所述再生器(2)排出的油气随温度升高而切分出不同馏分,温度和压强大于均切分温度为前馏分,小于切分温度为后馏分,切分温度为110±5℃,此温度为真空度为-0.09±0.005MPa时的温度,前馏分为轧制油,后馏分为燃料油,不凝油气经冷冻吸收器进行深冷冷凝后收集作为燃料油使用。
本发明还提出含油废硅藻土助滤剂循环再生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天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天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