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位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3487.0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9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培应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5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位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位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的使用大都采用单相位电能,但是这种方式只是将电能以单一方式使用,并没有实现到,节省能源和节省原材料以及电能。可以看出,目前电机,在运用的过程中,只是以单变化发电做功,和在转动中多余电流无法全面使用,使电能在高速的转速中因材料变化损失掉因此,需要一种相位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位电机。采用这种相位电机可以实现电能在高速转动中,达到以多个相位做功和发电,将转速中存在多余的电流再次使用,从而节省电能的输入和节约电能使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相位电机,其包括:电能输入单元,包括输入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入框架内的电能变化线圈和电能输出线圈,所述电能输入线圈和所述电能变化线圈相互独立,所述电能输入线圈的铁芯和所述电能变化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交流电通过流经所述电能输入线圈而将所述电能转换至所述电能转动线圈;
电能变化单元,包括电能变化线圈和电能输入线圈,所述电能变化线圈的绕组的电能以感应电流变化和双线输出,但所变化的电能为转动电能线圈使用,所述电能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能输入线圈的磁场中,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变化至所输出的电能范围中,所述输入电能和输出电能以相位线圈变化输出,以用于电能的节约。
优选地,所述输入框架上设置有第一电能变化线圈,所述输入框架构造为方形框架,所述电能输入线圈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入框架的内部,以对应于所述电能变化线圈,所述输入电能变化线圈设置于所述输入框架的之中,输入线圈分别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区别,和第三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输入电能和变化电能产生感应转动,第三线圈为固定输出电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包括1个并列线圈,当所述电能输入线圈中输入交流电时,以增大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的相位磁场。
优选地,所述输入框架还设置有第二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1个并列线圈,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入线圈对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之间,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和第一电能线圈为并联线圈,所述并联线圈和第一电能变化线圈对称。
优选地,所述输入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三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1个并列相位线圈,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入线圈固定设置,并且设置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对称位置中所述电能输入线圈和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之间,【就是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顺序设置】。
优选地,所述变化框架上设置有一个线圈变化,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接收的能源,以磁场感应形式,传输给第三线圈,第一线圈为固定第二线圈为灵活运用,第三线圈为固定线圈,第三线圈的电能以第二线圈转速电流引导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这种相位电机在转动时,以相位的变化产生多余电流,可以达到在多个相位的变化中,以做功和保存多余电流效果,从而减少电能的输入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相位电机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内相位线圈;3、进电并列线圈;4、外相位线圈;5、转动线圈;6、输出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相位电机包括电能输入单元和变化线圈和输出单元。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相位电机及其各个部分。
如图1所示,电能输入单元包括输入框架1和设置于输入框架1 上的电能输入线圈3和电能变化线圈2,电能输入线圈3和电能输出线圈6相互独立,电能输入线圈3的铁芯和电能输出线圈6的铁芯是永磁铁,交流电通过流经电能变化线圈2将电能转换成动能,转动线圈5。
如图2所示,电能变化相位线圈单元包括电能变化线圈4和电能变化线圈2,电能输入线圈3的线圈的对称部位分别上涨输出线圈6,电能输入线圈3设置于电能变化线圈2的磁场中,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变化至转动线圈中5以转速形式运用,转速线5设置无全面并列线圈,以用于转速中做功和引导转速中多余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培应,未经杨培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3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