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水堆压力容器顶盖组件的起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4911.7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4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培峰;穆伟;余志伟;李浩;杨其辉;钟元章;李燕;张翼;赵伟;李娜;王仲辉;舒翔;肖聪;胡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3/02 | 分类号: | G21C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水堆 压力容器 顶盖 组件 起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水堆压力容器顶盖组件的起吊装置,在围筒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组下吊杆组件,每组下吊杆组件均同时与围筒和上部结构连接。该装置将下吊杆的长度由常用的8米左右变为0.5米左右,有效降低了加工、运输和存放的成本;将下吊杆安装在围筒上法兰上,能够有效避免下吊杆与堆顶结构上其他设备发生干涉,大大降低了其他设备的制造和安装难度;能够便于下吊杆的安装、维护和在役检查;将上部结构固定在下吊杆上不需要拆除,减少了RPV开扣盖时的操作步骤,节省了操作时间,不但有利于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而且减少了操作人员暴露在放射性照射区域的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所受辐照剂量,从而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堆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水堆压力容器顶盖组件的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堆堆顶结构是反应堆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RPV)顶盖组件、起吊装置和其他部件等,通过螺栓固定在RPV本体上。目前压水型反应堆的换料周期一般为18个月,每次换料前都需要将RPV顶盖组件吊离RPV本体,换料后再将RPV顶盖组件吊到RPV本体上,而RPV顶盖组件的起吊主要是通过反应堆厂房内的环吊与反应堆堆顶结构中的起吊装置进行的。而起吊装置一般主要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大部分组成,起吊装置通过下部结构与堆顶结构其他部件连接。
而反应堆堆顶结构还需要实现以下功能:在地震情况下限制驱动机构(CRDM)的过度变形以维持其正常功能,保证其在地震情况下的功能完整性(抗震功能);借助冷却空气带走CRDM线圈的发热,以保证CRDM正常工作(通风功能)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反应堆堆顶结构中需设置相关的结构;同时堆顶结构中还存在CRDM、堆芯测量结构等设备,因此整个反应堆堆顶结构中设备非常多,在堆顶结构设计时需合理布置各个设备,达到最优的布置效果,特别是起吊装置下部结构的结构和布置。
同时,作为反应堆进行换料或维修等进行开/扣盖操作时,必须进行操作的大型设备,反应堆堆顶结构的设计应能够实现简便、快速的拆装,实现反应堆堆顶结构的快速吊装,进而节省反应堆换料或维修操作时间和减少操作人员所受的辐照剂量,从而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而起吊装置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将直接影响反应堆堆顶结构能否实现快速吊装。
目前,国内外在建或运行的压水堆堆顶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法国M310堆型的分散式堆顶结构、美国西屋公司研制的AP1000一体化堆顶结构(IHP)和法国EPR堆型四吊杆堆顶结构。这三种类型反应堆堆顶结构中的起吊装置均主要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组成,而下部结构则是由三根或四根下吊杆构成。同时这三种类型起吊装置中的下吊杆有以下共同特点:长度约8m,高度方向上从RPV顶盖组件上方的吊耳直到CRDM的上端;下端与RPV顶盖上的吊耳连接。其适用于比较普通的组件吊装,但是对于压水堆压力容器顶盖组件进行起吊时,由于压力容器本身为圆筒状结构,其为封闭环境,使人员难以接近下吊杆,对下吊杆的安装、维护、在役检查等造成较大的困难。现有下吊杆的连接方式将与该区域内堆顶结构中的其他设备发生干涉,如通风围板、通风管等,导致这些设备上必须增加开孔以便下吊杆穿过,从而给这些设备的加工、安装等带来困难。由于结构的限制,大多数压水型反应堆在运行时需要拆除起吊装置的上部结构,存放在单独的存放区域,反应堆换料开盖时再将上部结构安装到起吊结构的下吊杆上,而这些操作将影响反应堆开扣盖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到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反应堆堆顶结构中的起吊装置无法适用于压水堆压力容器顶盖组件的吊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水堆压力容器顶盖组件的起吊装置,该装置在实现本身固有起吊功能的基础上,缩短了下吊杆的长度,降低加工、运输和存放的成本;能够避免与堆顶结构上其他设备发生干涉,降低其他设备的制造和安装难度;能够便于下吊杆的安装、维护和在役检查;能够实现反应堆运行时不需要拆除,从而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满足压水堆的发展对堆顶结构的需求。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