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搅拌缸的粉尘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3839.6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夏崇辉;王春生;鲍世杰;宋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诚赢集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搅拌 粉尘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搅拌缸的粉尘回收系统。该粉尘回收系统包括吸尘器、风选室、风送系统和粉料处理室,第一分管连通吸尘器,第二分管连通搅拌缸的排烟口,第一分管、第二分管连通主管,主管连通风选室,风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引风管连通风选室和进风口,粉料处理室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侧壁上端设有进水口且下端设有第一进料口,排料管连通出风口和第一进料口,第一本体上盖中心设有排气口且下端减径至第一排料口,进水口和第一排料口设有电磁阀,风选室、风机和电磁阀电连接于控制器。本发明具有高效使用细骨料,过滤烟气减少了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粉块输送方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搅拌缸的粉尘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粉尘进行回收利用,沥青混合料拌合站配备有粉尘回收利用系,。现有粉尘回收系统存在若干问题:其一,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污染环境;其二,粉尘利用不充分,较大粒径以及烟气中的粉尘直接回粉仓,浪费较大;其三,干粉尘直接储存在粉仓,回收处理不方便;其四,设备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搅拌缸的粉尘回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沥青搅拌缸的粉尘回收系统,包括吸尘器、风选室、风送系统和粉料处理室,风送系统包括第一分管、主管、第二分管、引风管、排料管和风机,第一分管连通吸尘器,第二分管连通搅拌缸的排烟口,第一分管、第二分管连通主管,主管连通风选室,风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引风管连通风选室和进风口,粉料处理室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为中空结构,第一本体侧壁上端设有进水口且下端设有第一进料口,排料管连通出风口和第一进料口,第一本体上盖中心设有排气口且下端减径至第一排料口,进水口和第一排料口设有电磁阀,风选室、风机和电磁阀电连接于控制器。
该粉尘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控制器启动风机,吸尘器收集皮带机运输骨料中的粉尘及部分细骨料进入第一分管,沥青搅拌缸中的烟气(含部分细骨料)进入第二分管,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中的粉尘和烟气进入主管直至风选室;其次,风选室分离粉尘和烟气,较重的符合标准的细骨料降落进入细骨料进料装置,较轻的粉尘和烟气进入引风管,经风机、排料管进入粉料处理室;再次,粉料处理室中注入适量水,粉料在水中沉淀,烟气中的粉料经水过滤同时沉淀,同时烟气温度降低,部分有毒气体和水反应;最后,过滤后的气体经排气口排出粉料处理室,粉尘积累至一定重量,电磁阀打开,排出粉料。其有益效果是:其一,烟气中的细骨料和吸尘器中的细骨料经风选室筛选,细骨料重新进入进料系统,节约了原料,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其二,烟气中过滤处理,去除了有害气体和粉尘,避免了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空气,污染工厂和大气环境;其三,烟气中的热量被水吸收,避免了烟气对空气的热污染;其四,粉尘经水处理后,输送方便,有益于回收利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选室包括中空结构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侧壁上端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本体上端设有第二出料口且下端设有沉降口,第二进料口连通主管,沉降口连通细料进料装置,第二出料口连通引风管。其有益效果是:风选室筛分粉尘和细骨料,将细骨料重新输送至细骨料输送系统,提高了细骨料的使用效率,而且风选室根据调整风量大小,容易控制细骨料的粒径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上端设有密封隔板,隔板中心设有若干孔,隔板上设置有活性炭。其有益效果是:活性炭进一步处理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清洁气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内壁固定有传感器,传感器电连接于控制器。其有益效果是:该传感器能够是液位传感器和粉料位置传感器,水体不足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电磁阀,进入适量水;粉料达到排放量使,启动电磁阀,将湿粉尘排出,实现了智能化送水和排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分管、第二分管、主管、引风管和排料管均设有观察口。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观察口,维修人员能够观察管道内的状况,方便维修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诚赢集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诚赢集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