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极磷虾粉在制备孔雀鱼增色饲料方面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6985.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洪越群;洪宇建;洪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18 | 分类号: | A23K10/18;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10/37;A23K20/158;A23K20/163;A23K20/174;A23K20/20;A23K20/22;A23K20/26;A23K50/8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2202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极 磷虾 制备 孔雀鱼 增色 饲料 方面 应用 | ||
1.南极磷虾粉在制备孔雀鱼增色饲料方面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为0~1mg/k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磷虾粉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南极磷虾经过预处理后,于80~85℃水中保持5~15min,再浸于pH 4.6~5.0的蒸馏水中,超声进行预脱氟处理;
S2.利用改性甘蔗渣粉进行脱氟处理:按照15~20g/L的比例将改性甘蔗渣粉加入蒸馏水中,调节pH为4.5~5.0,将南极磷虾浸入其中,超声条件下反应;
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在75~85℃的蒸馏水中浸泡20~30min,然后40~45℃烘干至含水量为20~40%,再于50~55℃烘干至含水量为10~15%;
S4.将烘干的南极磷虾粉碎至细度为120~220目,然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5%,得到低氟南极磷虾粉;
其中,步骤S2所述改性甘蔗渣粉的制备方法为:
S21.将甘蔗渣经烘干或晒干后粉碎过筛得甘蔗渣粉末;
S22.将甘蔗渣粉末在20~3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6~7h后,洗涤、过滤;
S23.将S22处理后的产物浸泡于1.5~2g/L高锰酸钾溶液中,50~80℃反应1.5~3h;
S24.将S23处理后的产物洗涤、过滤、干燥,即得改性甘蔗渣粉。
4.一种孔雀鱼专用增色饲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5~75%、大豆浓缩蛋白1~20%、大麦虫粉1~8%、蟋蟀粉1~8%、低筋面粉1~20%、啤酒酵母粉2~10%、淀粉1~10%、丰年虫4~20%、螺旋藻2~4%、大豆磷脂1~4%、甜菜碱2~4%、豆油1~3%、维生素混合物1~3%、矿物元素混合物1~5%、免疫增强剂1~5%、枯草芽孢杆菌0.1~4%、玫瑰花1~3%、沼泽红假单胞菌0.5~2%、灵菌红素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孔雀鱼专用增色饲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15~36%、大豆浓缩蛋白10~20%、大麦虫粉3~7%、蟋蟀粉3~7%、低筋面粉10~20%、啤酒酵母粉5~8%、淀粉5~8%、丰年虫8~15%、螺旋藻2~4%、大豆磷脂2~4%、甜菜碱2~4%、豆油1~2.5%、维生素混合物1~2.5%、矿物元素混合物2~4%、免疫增强剂2~4%、枯草芽孢杆菌1~3%、玫瑰花2~3%、沼泽红假单胞菌1~1.5%、灵菌红素2.5~3.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孔雀鱼专用增色饲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南极磷虾粉25%、大豆浓缩蛋白6%、大麦虫粉6%、蟋蟀粉6%、低筋面粉10%、啤酒酵母粉5%、淀粉7%、丰年虫8%、螺旋藻3%、大豆磷脂3%、甜菜碱3%、豆油2%、维生素混合物2%、矿物元素混合物2.5%、免疫增强剂2.5%、枯草芽孢杆菌2%、玫瑰花2.5%、沼泽红假单胞菌1.5%、灵菌红素3%。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孔雀鱼专用增色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低于1mg/kg。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孔雀鱼专用增色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增强剂为:β-1,3葡聚糖和/或β-1,6葡聚糖。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孔雀鱼专用增色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混合物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钙、生物素、肌醇、叶酸、维生素C。
10.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孔雀鱼专用增色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元素混合物包括: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氯化钴、亚硒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69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