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担载贵金属的等级孔大孔-介孔γ-Al2O3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92803.2 申请日: 2017-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6984303B 公开(公告)日: 2019-09-10
发明(设计)人: 苏宝连;汪建南;彭钊;孙明慧;陈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42 分类号: B01J23/42;B01J35/10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邬丽明;李欣荣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贵金属 等级 孔大孔 介孔 al2o3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无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担载贵金属的等级孔大孔-介孔γ-Al2O3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石油化工、新能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负载型催化剂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有“活性氧化铝”之称的γ-Al2O3因其具备孔结构可调、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价格低廉、表面具有酸性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己经成为化工和石化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在油品加氨裂化、加氨精制、加氢重整等领域中应用广泛。而贵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其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被氧化,以及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及独特的催化活性,被用作活性组分广泛应用于各类催化反应中。

贵金属担载型催化剂由于具有高催化活性、耐高温、抗氧化等优点,同时还具备载体与贵金属活性组分的双重优良属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所合成的贵金属担载型氧化铝催化剂任然存在许多不足。李振兴等人合成出了一种担载贵金属的有序介孔氧化铝材料(CNIO4923215A),该发明采用一步法合成了担载贵金属的有序介孔氧化铝材料,该材料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在介孔材料中的分散度高、担载率高、贵金属纳米颗粒尺寸小,而且介孔孔道结构高度有序,其作为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王榕等人合成出了一种担载贵金属钯的氧化铝催化剂(CN1623655A),该发明通过预先涂覆适量碱土金属氧化物,并以高温焙烧过的氧化铝(比表面积约60~130m2/g,孔体积为0.5ml/g)为载体,以钯为活性成分,采用浸渍法制备钯-氧化铝催化剂,该方法可在保证钯金属层厚度的前提下,将贵金属担载量控制到0.2wt%以下。然而,现有的贵金属担载型催化剂都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孔道结构不佳、活性组分担载不均匀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贵金属担载的具有特殊孔道属性的γ-Al2O3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担载贵金属的等级孔大孔-介孔γ-Al2O3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大孔-介孔结构,大孔孔壁由介孔氧化铝纳米棒组装而成,可有效提升催化剂的使用效率,并改善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且涉及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重复率高,适合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担载贵金属的等级孔大孔-介孔γ-Al2O3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加入乙腈中搅拌均匀得乙腈水溶液,向乙腈水溶液中匀速滴入铝源,进行静置反应得白色沉淀I;

2)将所得白色沉淀I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干燥粉末II,为大孔-介孔AlOOH前驱体;

3)配制贵金属盐溶液,向其中滴入盐酸,得混合液I;

4)将步骤2)所得大孔-介孔AlOOH前驱体加入混合液I中进行浸渍处理,然后进行烘干、焙烧处理,重复浸渍、烘干、焙烧处理步骤,得所述担载贵金属的等级孔大孔-介孔γ-Al2O3催化剂。

上述方案中,所述铝源为正丁醇铝、仲丁醇铝或叔丁醇铝。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铝源与水的摩尔比为(0.03~0.07):1。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铝源与水的摩尔比为0.04~0.05:1。

上述方案中,所述乙腈水溶液中乙腈的浓度为14~17mol/L。

优选的,所述乙腈水溶液中乙腈的浓度为15~16mol/L。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静置反应步骤为:首先在20~6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1~60min,然后以60~600r/min的搅拌速率搅拌1~60min,再静置1~60min。

上述方案中,所述烘干温度为20~100℃。

上述方案中,所述贵金属盐溶液引入的贵金属元素与大孔-介孔AlOOH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20~1000)。

优选的,所述贵金属盐溶液引入的贵金属元素与大孔-介孔AlOOH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100~200)。

上述方案中,所述贵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001~0.1mol/L。

优选的,所述贵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005~0.01mol/L。

上述方案中,所述贵金属盐为Pt、Pd、Ag、Au、Ru、Rh、Re或Ir对应的盐酸盐、硝酸盐或硫酸盐等中一种或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2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