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逃生自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2521.6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3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肖晟;李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58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逃生 自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高楼上往下跳从而实现逃生的逃生自救器,属于高空逃生的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当人们在较高的位置身处险境需要逃生时,例如高楼,往往只能冒险向下逃,或向上逃到更高的位置等待救援。另外,还能够通过云梯、绳索甚至直升飞机实现逃生。通过直升飞机逃生通常都不太现实,一是救援成本过高,二是受救援环境限制,并且每次能够救援的人数较少。
如果采用云梯的方式救援,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云梯的高度有限,现有的楼房往往超过百米,云梯的高度升不到较高的楼层,二是云梯的通行能力有限,救援速度较慢,三还会受到架设进出场地的限制,四是反应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到达现场。
最简单实用的是用绳索来逃生,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绳索固定困难,二是攀爬的难度较大,通常人们都没有受过攀爬的专业训练,容易失手摔下,三是火灾的火苗蹿出楼外时,还可能烧断绳索或烧伤逃生人员。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虽然受困,只能选择被动地等待救援。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实现安全逃生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实现安全逃生的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逃生自救器,主要包括逃生入口1、逃生管2、逃生出口3、缓冲设备4以及降落伞组成;逃生入口固定在楼顶,逃生入口的出口与逃生管连通,逃生管固定在楼体外,逃生出口与逃生管的出口端连通,逃生出口与其下方的楼体形成一个锐角,缓冲设备固定在逃生出口下方的地面,降落伞打开后的直径小于管道的内孔直径;逃生入口还包括一个圆柱形的逃生门,所述的逃生门包括左门框11、右门框12以及门13;左门框及右门框都是圆弧形,左门框和右门框对置安置在逃生入口的入口端,两者之间留有空隙,形成逃生门入口14和逃生门出口15,在右门框朝向左门框的内侧设置向左门框方向突出的门档16;所述的门为一侧开口的圆形,门安置在左门框和右门框形成的内腔内,门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左门框和右门框的内腔转动;使用时,逃生者先背好降落伞,在门外转动门直至门的右侧边抵到门档,逃生门入口打开,逃生门出口被门封闭,这时,逃生者从逃生门入口进入逃生门内腔,逃生者再将门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门挡住逃生门入口和逃生门出口,这时,逃生门处于封闭状态,逃生者继续转动门直至门左侧边抵到门档16,这时,逃生门入口被门封闭,逃生门出口打开,逃生者从逃生门出口进入逃生门后的逃生入口,逃生者转身拉动门,将逃生出口关闭,这时,逃生入口也处于关闭状态,再打开降落伞跳进管道,逃生者在重力作用下拉着降落伞沿管道向下落,降落伞将管道内的空气向下压,使降落伞与逃生门之间的空气越来越稀薄,逃生者下方和上方的压力差以及降落伞都使逃生者下降的速度降低,从而使逃生者在逃生管内缓降下来,再沿逃生出口滑到缓冲设备上;当上一个逃生者进入逃生门后的逃生入口后,下一个逃生者就能够打开逃生入口进入逃生门,等上一个逃生者到达逃生出口后,上一个逃生者就能够打开逃生出口离开逃生门准备跳进逃生管。
所述的逃生出口与其下方的楼体形成的锐角在40-60度。
缓冲设备与逃生出口之间留有空隙。
逃生出口3从出口端的上方边缘向逃生管方向凹陷形成一个逃生者能够坐起来的凹槽31。
所述的缓冲设备4主要包括底板、接耳41、弹簧42、踏板43,底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地板上,接耳从底板远离逃生出口的末端向上突出,在接耳上设有朝向逃生出口方向突出的固定杆44,在底板两侧设有向上突起的侧边,在侧边上自前向后设有长条形的对称的缓冲槽,踏板的下部设有踏板轴,踏板轴的两端分别插进一个缓冲槽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踏板背面,弹簧的另一端套在固定杆44上后固定在接耳上,踏板与底板形成一个朝向接耳的小于90度的夹角。
所述的踏板由前踏板和支撑板组成,前踏板和支撑板的顶部相连,支撑板位于前踏板与弹簧之间,支撑板与底板垂直,前踏板与底板形成一个朝向支撑板的30至60度的夹角,踏板轴设在前踏板的下部,在支撑板的下部设有一条与踏板轴平行的支撑轴,支撑轴的两端也向外延伸伸进缓冲槽里。
在支撑板对应固定杆的位置设置向固定杆方向突出的支撑轴,在支撑轴朝向固定杆的壁面中心设有向前踏板方向凹陷的连接套,连接套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在前踏板上施以朝向接耳的力量,能够压缩弹簧使固定杆的末端进入连接套。
连接套的内孔与固定杆的外壁形成紧配合,在连接套的入口处设置锥形的引导口,使固定杆能够进入连接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丰申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空安全跳伞装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缓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