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9301.8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宇;郭延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朱如松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棘胸蛙亲蛙 生态 养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包括预备亲蛙池、亲蛙池及声音播放装置,所述亲蛙池的上方设置有遮光网罩,所述亲蛙池的外侧加装隔音板,所述声音播放装置安装在亲蛙池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播放装置为防水声音播放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播放装置安装在亲蛙池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亲蛙池的规格为:面积为5㎡-8㎡,池高1.0m-1.2m,池体底部倾斜度为10°-15°,池内斜面最低处水深保持在10cm-15cm,水温保持在2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蛙池规格为:面积10㎡-20㎡为宜,池高1.0m,池体底部倾斜度为12°-18°,池内斜面最低处水深保持在20cm-30cm,并保持占总面积1/2至2/3的干露区,水温保持在20℃-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蛙池中设置鹅卵石及石穴作为隐蔽物、亲蛙池中水栽水菖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蛙池保持光线阴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蛙池保持微流水,流量小于5立方米/秒。
9.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消毒:放养前用漂白粉对预备亲蛙池及亲蛙池进行消毒,亲蛙入池前消毒可用3%~4%食盐水溶液或10mg/L~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min~20min;新建的预备亲蛙池及亲蛙池需用水浸泡一个月以上,用消毒水对预备亲蛙池及亲蛙池以及室内进行消毒,一个星期之后将养殖池彻底冲洗干净,方可投入使用;
2)预备亲蛙的饲养:从同一时期的按照传统方法培育的幼蛙中选择生长速度较快体格较为健壮的幼蛙4-6只/池,放入专门的预备亲蛙池中进行培养,池中放养密度为15-25只/m2。每天定时定量进行投喂食物,投喂量为该幼蛙体重的5%-7%,每天投喂2-3次,可酌情增减;
3)亲蛙的饲养:当进入繁殖季节,从上述预备亲蛙池中选取相对符合亲蛙标准的,并且达到性成熟的成蛙,以雌雄比为1:1放养于亲蛙池中直到繁殖期,控制上述成蛙放养密度为雌雄蛙各3-4只/m2,每天定时定量进行投喂食物,投喂量为该幼蛙体重的4%-5%,可酌情增减;亲蛙池的外侧加装隔音板,并采用遮光网罩遮光;
4)促进交配:亲蛙交配前,雄蛙会发出“呱呱”的声音,雌蛙会发出“卡”的声音,繁殖期时,将亲蛙池中的声音播放器打开,播放亲蛙交配时所需要的声音,并控制在一定分贝内,所述分贝为10-15分贝;
5)日常操作:每天巡池检查设施、水质及摄食等;蛙池加盖防护网,进、出水口加过滤设施,养殖尾水的排放应符合SC/T9101的要求;每10d~15d进行一次常规消毒,发现水霉、红腿、烂皮等患病个体,及时隔离并治疗;死亡个体随时捞除,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亲蛙生态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亲蛙标准是指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破损等现象,并且达到性成熟,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粗;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93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送带快速拆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提升分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