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CoMP业务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1654.3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9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玮;纪越峰;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H04W36/30;H04B7/024;H04Q11/00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莹<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8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comp 业务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CoMP业务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多个CoMP小区通过两个BBU设备进行Inter‑BBU CoMP业务时,根据所产生的回传网络流量和回传网络容量的关系,判断是否进行路径切换;当判断为进行路径切换时,对连接到其中一个BBU设备的CoMP小区的光路进行切换,使CoMP小区连接至另一个BBU设备。本发明通过考虑多个CoMP小区通过两个BBU设备进行Inter‑BBU CoMP业务时,产生的回传网络流量和回传网络容量的关系,进行路径切换,在保证CoMP业务的同时,减少了因为Inter‑BBU CoMP而产生的BBU设备间的数据交互,缓解了回传网络负载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面向CoMP业务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架构下,无线基站被分成了通过光前传网络相连的基带处理单元(Baseband Unit,BBU设备)和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设备),其中,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实现数字采样信号的基带处理功能,通常被放置在中心局进行集中式管理与统一调度;远端射频单元用于实现射频信号的滤波、放大及数字化等功能,通常被放置在天线侧。
LTE-Advanced系统中引入了多点协作传输与接收技术(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主要目的是消除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提高边缘用户的传输速率。按照支持CoMP业务的BBU设备数量,可将CoMP服务分为Intra-BBU CoMP和Inter-BBU CoMP。
当进行CoMP服务的RRU设备属于同一BBU设备时,这种情况称之为Intra-BBUCoMP。如图1所示,对边缘用户1进行CoMP服务的相邻CoMP小区通过同一波长的光路连接到BBU设备1,Intra-BBU CoMP需要单个BBU设备对该相邻CoMP小区进行联合调度,实现信号的协同传输。
当进行CoMP服务的RRU设备分别属于不同的BBU设备时,这种情况称之为Inter-BBU CoMP。如图1所示,对边缘用户2进行CoMP服务的相邻CoMP小区通过不同波长的光路连接到多个BBU设备上,Inter-BBU CoMP需要多个BBU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多个CoMP小区资源的联合调度,完成无线信号在CoMP小区之间协同传输。
在Intra-BBU CoMP下,该过程是在单个BBU设备中进行,即所有的信息处理与资源调度都在BBU设备内部进行。而在Inter-BBU CoMP下,上述的信息处理与资源调度需要多个BBU设备协同完成,BBU设备之间需要利用回传(backhaul)网络的X2接口对多个CoMP小区的CSI信息以及用户数据进行交互。该过程对backhaul网络的带宽与时延有着较高要求,当网络中存在大量的Inter-BBU CoMP业务时,BBU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将会占用大量的backhaul网络的带宽,并且该数据交互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才会保证CoMP业务的服务质量。由此可知,一旦网络中的Inter-BBU CoMP过多,将会对backhaul网络产生巨大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面向CoMP业务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面向CoMP业务的控制方法,包括:
S1、多个CoMP小区通过两个BBU进行Inter-BBU CoMP业务时,根据所产生的回传网络流量和回传网络容量的关系,判断是否进行路径切换;
S2、当判断为进行路径切换时,对连接到其中一个BBU设备的CoMP小区的光路进行切换,使CoMP小区连接至另一个BBU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面向CoMP业务的控制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