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基因针叶树植株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3480.6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木兰;卫志明;刘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4 | 分类号: | C12N15/84;A01H4/00;A01H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基因 针叶树 植株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叶树植株的栽培,具体地,涉及转基因针叶树植株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全球森林资源中,针叶树占世界总林分面积的60%(Narender et al,2005),主要分属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柏科(Cupressaceae)、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和红豆杉科(Taxaceae)等,多为高大乔木;在我国森林资源中,针叶树占全国林分总蓄积面积的56.2%,大多分属松科、杉科、柏科等,常形成单纯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
长期以来,林木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一直滞后于主要农作物及其它草本植物,主要原因是林木生长周期长,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再生困难,生根更难。相对于阔叶树来说,针叶树遗传转化难度更大,难点在:⑴组织培养进展缓慢,高效再生系统匮缺;⑵抗生素敏感性高,转化外植体分化频率低;⑶抗性芽生根困难;⑷选择压低,假阳性率高。这些困难严重阻碍了针叶树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近年来,尽管不断涌现出有关针叶树遗传转化的报道,但大多数物种尚停留在瞬时表达阶段(Ellis et al.,1991;Hey et al.,1994;Hagman et al.,1997;Hamara et al.,1999;Fernando et al.,2000)。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有效制备转基因针叶树植株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制备转基因针叶树植株的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针叶树植物的转基因方法,包括步骤:
(a)对针叶树植物的种子进行萌发处理,从而获得幼苗;
(b)对所述幼苗进行去根处理,从而获得经去根的幼苗;
(c)将所述经去根的幼苗进行培养,获得经培养的幼苗;
(d)对所述经培养的幼苗的下胚轴进行切取,获得下胚轴切段;
(e)将所述的下胚轴切段作为转基因受体材料,进行转基因处理,从而获得转入外源基因的下胚轴切段;和
(f)任选地,对所述转入外源基因的下胚轴切段进行再生,从而获得转基因的针叶树植物植株。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中,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子步骤:
(f1)对所述转入外源基因的下胚轴切段,在递增的筛选压力条件下,进行筛选培养,获得抗性愈伤组织;
(f2)对愈伤组织进行出芽处理,从而获得抗性不定芽;
(f3)对抗性不定芽进行生根处理,从而获得转基因的针叶树植物植株。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筛选压力是针对抗性基因的筛选压力。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1)中,所述的递增的筛选压力包括2、3、4、5、6级的递增筛选压力。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递增的筛选压力包括3级或4级。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1)中,在针对所述述抗性筛选基因的第一(级)筛选压力条件、第二(级)筛选压力条件、第三(级)筛选压力条件下,进行筛选培养,获得抗性愈伤组织。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2)中,在单级或递增的筛选压力进行出芽处理。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2)中,所述的递增的筛选压力包括2、3、4、5、6级的递增筛选压力。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递增的筛选压力包括2级、3级或4级。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2)中,在针对所述述抗性筛选基因的第一(级)筛选压力条件、第二(级)筛选压力条件下,进行筛选培养,获得抗性愈伤组织。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2)中的第一(级)筛选压力与步骤(f1)中的最后一级的筛选压力相当(或相近)或相同。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2)中所述单级的筛选压力等同于或高于步骤(f1)中的最后一级的筛选压力(即按抗生素浓度计算,单级的筛选压力与步骤(f1)中的最后一级的筛选压力的比值为0.9-1.3,较佳地0.9-1.2,更佳地1.0-1.2)。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3)中,在单级或递增的筛选压力进行生根处理。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3)中,所述的递增的筛选压力包括2级的递增筛选压力。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f3),在单级的筛选压力进行生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3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