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合物法实现溶液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6543.7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9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曹先齐;文先太;杲东彦;陶爱荣;余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30/06;F25B4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合物 实现 溶液 再生 热源 塔热泵 系统 |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水合物法实现溶液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及循环过程,所述系统包括热源塔供热系统、溶液再生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所述热源塔供热系统包括热泵机组、溶液泵一、电磁阀三、电磁阀六、热源塔,所述溶液再生系统包括水合物生成釜、水合物分离器、水合物分解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二、溶液泵三、电磁阀五、电磁阀十、电磁阀十一、电磁阀十二,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泵二、电磁阀十六、蓄热器、水泵一、电磁阀八。本发明采用水合物法实现溶液再生,再生后的浓溶液经过冷凝器进行加热,然后与热源塔出口溶液混合,送入热泵机组放热,减少了热源塔系统的负荷,实现了系统的高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合物法实现溶液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目前,该地区最常见的空调冷热源方案是冷水机组+锅炉、空气源热泵等。在冬季,冷水机组处于闲置状态,设备利用率较低,并且锅炉供热也会污染环境;而空气源热泵在冬季运行时则存在结霜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部分学者提出了热源塔热泵系统。夏季工况,热源塔即为冷却塔,把冷却水系统的热量排到空气中;冬季工况,利用热源塔从空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向热泵放热。
热源塔分为开式热源塔和闭式热源塔。闭式热源塔溶液和空气间接换热,换热效率较低,较少采用。开式热源塔溶液和空气直接接触,换热效率较高,但在运行过程中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溶液浓度降低,溶液的冰点上升。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将吸收的水分排出,使溶液浓度升高,实现溶液再生。
因此,如何解决热源塔系统的溶液再生问题,设计一种高效运行的热源塔热泵系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合物法实现溶液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实现了热量的高效利用,提高了热泵机组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水合物法实现溶液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源塔供热系统、溶液再生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所述热源塔供热系统包括热泵机组、溶液泵一、电磁阀三、电磁阀六、热源塔,所述溶液再生系统包括水合物生成釜、水合物分离器、水合物分解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溶液泵二、溶液泵三、电磁阀五、电磁阀十、电磁阀十一、电磁阀十二,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泵二、电磁阀十六、蓄热器、水泵一、电磁阀八;
其中所述热源塔供热系统的循环过程为:所述热泵机组出口的溶液经溶液泵一和电磁阀六进入热源塔,在热源塔中与空气换热,吸热后溶液温度升高,经电磁阀三进入热泵机组继续放热,完成热源塔供热过程;
溶液再生系统的循环过程为:开启电磁阀五,热泵机组出口的稀溶液经溶液泵一和电磁阀五进入水合物生成釜,在水合物生成釜内,水合剂由下部通入,在低温高压下,水和水合剂生成类似冰晶状的气体水合物,气体水合物经过溶液泵二和电磁阀十进入水合物分离器,继续使气体水合物和溶液分离,上层的气体水合物经溶液泵三和电磁阀十二进入水合物分解器,下层的溶液经电磁阀十一返回水合物生成釜,在水合物分解器中,从蓄热器来的高温水在水合物分解器中加热气体水合物,在高温、常压条件下,气体水合物分解成水和气体水合剂,水合物分解器中,下部的水由电磁阀十五排出,上部的气体水合剂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然后进入压缩机进行压缩,气体由低压变成高压,之后进入冷凝器进行冷凝,然后经过节流阀进行降压,最后通入水合物生成釜,与水结合生成气体水合物,水合物生成釜内稀溶液变成浓溶液,完成溶液再生系统循环;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循环过程为:蓄热器出口的水经过水泵二和电磁阀十六进入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光的能量,水温升高,然后返回蓄热器,完成集热过程,从水合物分解器返回的水经过水泵一和电磁阀八进入蓄热器,在蓄热器中加热,加热后继续返回水合物分解器进行放热,为气体水合物分解提供热量,放热后再到蓄热器进行吸热,循环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6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