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磁的选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7491.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龙金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70 | 分类号: | D04B15/70;D04B15/7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隔磁的选针器。
背景技术
选针器是一种依照织物花型组合的电信号依次驱动选针机件的换能器,是 电脑无缝针织圆机控制系统实施选针控制的执行元件,通常包括一个盒体,盒体内设置有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上设置有选针片,电磁铁组件内穿设有通磁后 可吸附选针片的铁芯。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773998.3公开了一种选针器,进行选针操作时,接通电源,螺线管产生磁场,在螺线管的磁场和选针装置中磁铁的磁场的作用下,使得选针装置的转动,从而使针片转动,并推动相应的织机进入工作状态,其存在的缺点是:选针器工作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相邻选针装置中磁铁的磁场相互干扰,从而造成针片工作的不稳定,甚至造成针片不能正常转动,影响选针器的精确度,导致难以保证产品的生产速度、精确度及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磁的选针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磁的选针器,其包括壳体、装设于壳体内的电磁铁、装设于壳体一端的多个选针装置、装设于壳体另一端的线路板及装设于壳体的隔磁片,所述电磁铁的一端与线路板连接,所述选针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于壳体的摆动件、装设于摆动件一侧的针片及装设于摆动件另一侧并与电磁铁对应的永磁铁,所述针片突伸至壳体外,相邻的所述选针装置的永磁铁分别位于隔磁片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隔磁片包括隔磁部、连接于隔磁部一端的第一固定部及连接于隔磁部另一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隔磁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隔磁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装设于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壳体设置有与固定孔连通的第一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及缠绕于铁芯的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与线路板连接,所述铁芯设置有绕线槽和出线口,所述出线口位于绕线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容置槽的通孔,所述铁芯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电磁铁装设于容置槽,所述凸起部贯穿通孔并突伸至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件包括枢接于壳体的主体部、连接于主体部一侧的容置部及连接于主体部另一侧的夹紧部,所述针片装设于夹紧部,所述永磁铁装设于容置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靠近夹紧部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夹紧部包括第一夹紧板及相对于第一夹紧板设置的第二夹紧板,所述凹槽位于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之间,所述针片装设于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之间并插装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隔磁板,永磁铁位于所述隔磁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装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供针片穿设而出的摆动槽,所述摆动槽的宽度大于针片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选针装置的数量为2个至16个,所述隔磁的选针器的宽度为15mm至3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隔磁的选针器装设在针织横机上,接通电源后,启动横针选针器进行选针操作时,通过线路板调节电压并对电磁铁供电,通电后的电磁铁产生磁场,在电磁铁的磁场和永磁铁的磁场的作用下,使得选针装置的摆动件摆动,摆动件带动针片摆动,并推动相应的织机进入工作状态,在这过程中,隔磁片将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与永磁铁的磁场隔离,避免通电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与相邻选针装置中磁铁的磁场相互干扰,防止造成针片工作的不稳定,甚至造成针片不能正常摆动,确保选针装置工作的稳定,保证针片的摆动精度高,从而提高选针器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壳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选针装置和隔磁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摆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摆动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第一螺纹孔;12、容置槽;13、通孔;14、第二螺纹孔;
2、电磁铁;21、铁芯;211、绕线槽;212、出线口;213、凸起部;
22、线圈;3、选针装置;31、摆动件;311、主体部;3111、凹槽;
3112、贯穿孔;312、容置部;313、夹紧部;3131、第一夹紧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7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机断经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合型合成纤维面料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