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1030.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宋肖的;汪红;张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3/00 | 分类号: | F01K13/00;F01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发电 重整装置 发电机产生电能 膨胀机膨胀做功 发电热效率 工质循环泵 升压 低温工艺 液体工质 冷凝器 取热器 热工质 蒸发器 换热 物流 重整 送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方法及装置,重整低温工艺物流进入取热器,与工质换热后进入到下一工序,热工质进入膨胀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做完功的工质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工质,由工质循环泵升压后送入蒸发器循环,该方法及装置发电热效率高,流程简单、经济效益好。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余能余热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特别涉及利用炼油化工行业重整 装置的余热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重整是一种重要的石油二次加工技术,加工的原料主要为低辛烷值的 直馏石脑油、加氢石脑油等,利用催化剂高温下重整反应,增加芳烃的产量, 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技术。
连续重整装置中根据工艺要求需要冷却大量物料,一般建设大型空冷岛。 以规模600kt/a的连续重整装置为例,被空冷器冷却掉的热能达20MW以上,大 量余热资源白白浪费,而且空冷岛投资大,运行费高。如何合理利用连续重整 装置余热资源提高装置经济效益厄需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炼油化工行业连续重整装置大量余热资源利用率差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方法及装置,重整装置浪费的余热转化为可利用的 电能。
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方法,重整低温工艺物流进入取热器,与工 质换热后进入到下一工序,热工质进入膨胀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做完功的工质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工质,由工质循环泵升压后送入蒸发器循 环。
所述的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重整低温工艺物 流至少来自重整预加氢、重整分馏塔、重整反应器、重整氢增压机、重整脱戊 烷塔的低温工艺物流之一。
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装置,由重整低温工艺物流、取热器、膨胀 机、冷凝器和工质循环泵组成,其特征在于:重整低温工艺物流进入取热器, 取热器一端与膨胀机连通,取热器另一端与工质循环泵连通,膨胀机与冷凝器 连通,冷凝器与工质循环泵连。
所述的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热器出口与膨 胀机入口连通,取热器入口与工质循环泵出口连通,膨胀机出口与冷凝器入口 连通,冷凝器出口与工质循环泵入口连通。
所述的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取热器由蒸发器 和过热器组成,工质先来与自于重整低温工艺物流进行换热,然后进入过热器 进行过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方法及装置,具有 利用重整装置低温热源发电热效率高,流程简单、经济效益好的优势。
以规模600kt/a的连续重整装置为例,中低温余热资源达20MW,从运行费 用来看,现有空冷器冷却20MW电负荷约为300kW,电价按0.6元kW·h,运 行费用为180元/h。而采用本发明方法,发电效率以7%计算,可产生电能1400 kW,收益为840元/h。增加收益为1020元/h。按同类装置运行情况,运行维护、 管理及税费等约占25%,则净利润约为765元/h。
从投资来看,投资费用按1.5万元/kW估算,建设1400kW发电系统需增加 投资约为2100万元。按年运行8400h,建设期1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15年, 残值3%,则项目内部财务收益率为27.86%,明显大于石化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 制造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1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利用重整装置余热发电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1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