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移动式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7621.7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武永新;李欣娟;郝红红;苗雄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移动式 泵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移动式泵站,承重架上设置上部泵房,承重架下对称设置下部行动装置;上部泵房包括驾驶控制室、机电间和水泵系统,驾驶控制室内设置驾驶系统和控制柜,机电间内设置柴油发电机;水泵系统包括活动底板,活动底板上设置卷扬机、泵箱、钢滑槽,泵箱前设置钢环,泵箱左右侧设置钢杆件,泵箱内设置全贯流潜水泵;两个下部行动装置通过伸缩承重轴和普通承重轴连接,下部行动装置包括外浮箱,外浮箱嵌入內浮箱,设置转向轮,驱动轮,履带,弹性浮球,螺旋桨。本发明既可以在陆地上行走且能够适应路况较差的沼泽地,又可以在水中行驶,本发明泵站在非工作期时可放置在仓库内,既不阻挡城市视线,也不影响城市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泵站,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陆两栖移动式泵站。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扩张,城市人口激增,不透水路面增多,一方面城市生态环境破坏,导致近年来气候恶化,暴雨量剧增,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另一方面现已建排涝泵站很多存在着建设标准低,设备落后,排水规模小等问题,不能及时排出足够的水量,难以满足目前城市防洪排涝要求。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尤其是近年来洪涝水位超过泵站的运行工况导致泵站瘫痪无法正常运行,造成房屋受淹、电力中断、产品受损以及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
同时目前所建排涝泵站还存在着以下许多弊端:首先,传统排涝泵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复杂,建设周期长,材料运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会造成交通不便;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养护条件差,泵站质量难以保证;第三,传统排涝泵站施工人力资源消耗大,投资大,造价高;第四,传统排涝泵站均为固定式泵站,占地面积大,阻挡人们的视线,影响城市的美观,闲置时间长,利用效率底,只能为一个地点排涝,使用不灵活。而目前已有的移动泵车一般只能达到0.1-0.5m3/s的抽水量,不仅排水量小,而且只能在陆地使用,不能实现水陆两用,在水位过深的涝区及河道内无法作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辆、轮船等移动设备技术在迅速发展,材料也在不断的创新,使得制造水中浮力材料具有可行性。另外传统泵站中使用的轴流泵体型笨重,体积大,不适合设计移动设备,而近年来潜水泵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全贯流潜水电泵,排水量大,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陆两栖移动式泵站,无需长期占用土地,既可以在陆地上行走且能够适应路况较差的沼泽地,又可以在水中行驶,适应性强,尤其在滨海城市,本发明泵站在非工作期时可放置在仓库内,既不阻挡城市视线,也不影响城市美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水陆两栖移动式泵站,包括承重架,所述承重架上端面设置有上部泵房,所述承重架下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下部行动装置;
所述上部泵房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驾驶控制室、机电间和水泵系统,所述驾驶控制室内设置有驾驶系统和控制柜,所述机电间内设置有柴油发电机;所述水泵系统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后端嵌置有可向上翻转的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上端面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卷扬机和泵箱,所述活动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平行设置有钢滑槽,所述泵箱前端面设置有与卷扬机的钢索连接的钢环,所述泵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钢滑槽对接的钢杆件,所述泵箱内设置有全贯流潜水泵,所述全贯流潜水泵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穿过泵箱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泵箱的后端面通过扣锁装置固定有第一档板,所述第一档板底部通过铰链与活动底板连接;所述活动底板和承重架之间设置有举升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7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漏用快冲防臭排水芯
- 下一篇:一种家居漏水智能防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