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2827.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1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泰;梁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12 | 分类号: | H02M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接 变压器装置 上行 变压器 控制器 下行 端口耦接 控制信号 输入电源 控制器检测 端口判断 检测结果 输出电源 输出功率 输出端 输入端 整合 耦接 回报 转换 | ||
一种变压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变压器装置包括:变压器、上行串接端口、下行串接端口以及控制器;该上行串接端口耦接该变压器的输入端;该下行串接端口耦接该变压器的输出端;该控制器耦接该上行串接端口、该下行串接端口以及该变压器,其中,该控制器在该变压器接收到输入电源时启动,该控制器通过该上行串接端口判断是否连接至上行变压器装置,当该上行串接端口已连接至该上行变压器装置时,该控制器检测与该下行串接端口相连的下行变压器装置,将检测结果回报给该上行变压器装置,并从该上行串接端口获得控制信号,其中该控制器依据该控制信号以及该变压器以将该输入电源转换为输出电源。本发明可整合或提高多个变压器装置的输出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将变压器装置相互串接以整合其输出功率的变压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消费型电子产品逐渐划分为多种不同功能的应用,例如以电子竞赛为主要功能的笔记本型计算机、方便上网的平板计算机、便于携带及使用的智能型手机等。这些消费型电子产品的耗电功率将随这些功能而改变,使得这些电子产品的变压器将依据所需耗电功率而进行自适应设计,导致无法相互共用。
也就是说,当消费型电子产品损坏或被淘汰时,与其对应的变压器便无法使用,因而产生许多电子垃圾。因此,若采用统一规格的变压器技术,或许可让这些变压器可在不同的消费型电子产品之间共用。然而,这些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尽相同,导致可互相共用的电子产品种类也需要使用者自行调整。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变压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可将多个变压器装置相互连接以整合或提高这些变压器装置的输出功率,且可调整相连的变压器装置的数量以适应性地调整电力输出。
本发明的变压器装置包括:变压器、上行串接端口、下行串接端口以及控制器;该上行串接端口耦接该变压器的输入端;该下行串接端口耦接该变压器的输出端;该控制器耦接该上行串接端口、该下行串接端口以及该变压器,其中,该控制器在该变压器接收到输入电源时启动,该控制器通过该上行串接端口判断是否连接至上行变压器装置,当该上行串接端口已连接至该上行变压器装置时,该控制器检测与该下行串接端口相连的下行变压器装置,将检测结果回报给该上行变压器装置,并从该上行串接端口获得控制信号,其中该控制器依据该控制信号以及该变压器以将该输入电源转换为输出电源。
本发明的变压器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包括上行串接端口、下行串接端口以及变压器的变压器装置,所述控制方法:通过该上行串接端口判断是否连接至上行变压器装置;当该上行串接端口已连接至该上行变压器装置时,检测与该下行串接端口相连的下行变压器装置;将检测结果回报给该上行变压器装置;以及从该上行串接端口获得控制信号,其中该变压器依据该控制信号以将该输入电源转换为输出电源。
基于上述,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装置可通过上行串接端口以及下行串接端口来得知与其相互串接的其他变压器装置(这些相互连接的变压器装置可被称为串接变压器),甚至得知这些变压器装置的电压转换功率等信息。并且,可通过位于串接变压器首个的变压器装置来产生控制信号至其他的变压器装置,藉以让这些变压器装置能够协同运作。藉此,本发明实施例可将多个变压器装置相互连接以整合或提高这些变压器装置的输出功率,且可调整相连的变压器装置的数量以适应性地调整电力输出。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2及图3是变压器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4绘示两个变压器装置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