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微循环系统构建海绵城市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2078.1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秉谊;佟梦竹;李恒永;陈丹璐;郑勐;严若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益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C02F9/00;E03F1/00;E03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段俊峰 |
地址: | 0534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微循环 系统 构建 海绵 城市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微循环系统构建海绵城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排水管道监测模块、雨水调度管理模块、多个区域管理模块以及设于每个区域管理模块中的多个微循环系统;
所述排水管道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海绵城市排水管道的运行状态;
所述雨水调度管理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气象中心的天气预报信息和所述排水管道监测模块的排水管道运行信息,处理得到区域排放规划;并实时接收所述区域管理模块传输的所述微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和缺水状态信息,处理得到雨水调度规划;
所述区域管理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所述区域排放规划和雨水调度规划,并对所述区域排放规划和雨水调度规划进行分解得到微循环排放规划和微循环调度规划,下发至对应位置的微循环系统,同时实时获取微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并接收微循环系统传输的缺水状态信息;
所述微循环系统用于循环利用雨水,并根据所述微循环排放规划和微循环调度规划进行排水,并在缺水时向所述区域管理模块发送缺水状态信息;
所述微循环系统包括:
雨水收集存储模块,用于收集、过滤雨水得到清洁用水,并存储、排放水资源;
雨水循环使用模块,用于抽取所述清洁用水用于住区生活利用;
微控制器模块,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并根据所述微循环排放规划和微循环调度规划进行排水,同时控制所述循环使用模块循环利用所述清洁用水,并通过互联网向所述区域管理模块发送缺水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气预报信息包括预计降雨时间、预计降雨区域和预计降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的运行状态包括各段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管道连接状态以及管道设施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管理模块根据所述区域排放规划或雨水调度规划确定排放水资源的相应微循环系统以及该微循环系统的排放水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循环系统与住区子管网连接,根据所述微循环排放规划或微循环调度规划通过住区子管网排放蓄存的部分或全部水资源。
6.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微循环系统构建海绵城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实时接收气象中心的天气预报信息和排水管道运行信息,并处理所述信息得到区域排放规划;
S2:对所述区域排放规划进行分解得到微循环排放规划;
S3:所述微循环排放规划指定的微循环系统根据所述微循环排放规划进行排水;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S4:当一个微循环系统缺水时,实时接收所述微循环系统的缺水状态信息、所有微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排水管道运行信息,处理得到雨水调度规划;
S5:对所述雨水调度规划进行分解得到微循环调度规划;
S6:所述微循环调度规划指定的微循环系统根据所述微循环调度规划进行排水;
所述微循环系统包括:
雨水收集存储模块,用于收集、过滤雨水得到清洁用水,并存储、排放水资源;
雨水循环使用模块,用于抽取所述清洁用水用于住区生活利用;
微控制器模块,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并根据所述微循环排放规划和微循环调度规划进行排水,并通过互联网向所述区域管理模块发送缺水状态信息,同时控制所述循环使用模块循环利用所述清洁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益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未经衡水益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20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